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1)根据生活经验推测,汗水中产生咸味的物质可能由离子(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2)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有效成分,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发生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 +H2O;
(4)某无色溶液可能由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后滤液仍为红色,由实验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OH和Na2CO3(写化学式),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写化学式);
(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图曲线,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6)食用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某食用纯碱样品10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3.3g气体,试计算该食用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1)氯化钠有咸味,汗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根据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的反应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来解释氢氧化钠变质即可;
(4)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5)根据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显碱性,pH大于7;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以及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列比例式即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以及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根据生活经验推测,汗水中产生咸味的物质可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3)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 +H2O;
(4)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说明滤液呈碱性,故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5)a点已经滴入一定量的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但溶液的pH值仍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还有剩余,故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又有氯化钠;
(6)解:(1)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3.3g
$\frac{106}{x}=\frac{44}{3.3g}$
解得:x=7.95g
食用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frac{7.95g}{10g}$×100%=79.5%
故答案为:(1)离子;
(2)NaHCO3+HCl=NaCl+H2O+CO2↑;
(3)2NaOH+CO2═Na2CO3 +H2O;
(4)NaOH和Na2CO3;NaCl;
(5)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6)79.5%.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即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的原理是: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1)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HClO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2HCl+O2↑.某瓶HClO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能加快漂白的速率.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 +2HCl=2HClO+CaCl2
(4)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猜想】
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CaCO3
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石灰水、品红溶液、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把导管插入另一试管里的石灰水中.有气体产生,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成立
②在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少量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可以用一种盐类物质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写出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填标号),选用发生装置B中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下的理由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的“钡餐”是硫酸钡的悬浊液,不会引起钡离子中毒,若误食碳酸钡,则会出现钡离子中毒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服用碳酸钡的原因.
(2)“84”消毒液(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和洁厕灵(有效成分盐酸)不能混用,否则会产生氯化钠、水和一种有毒的气体单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乙醇汽油的使用不但节约了石油资源,而且有效地减轻了汽车尾气的污染.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只有A为单质,B个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与其他四种物质的类别不同,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则A→C、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CO2+Ca(OH)2=CaCO3↓+H2O;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公司通过提取玉米中的某种营养成分,加工成可以承受110℃高温的“玉米杯”.玉米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既安全又环保.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你分析,该加工流程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发酵B.降解C.加工成型D.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一为甲、乙两种物质(不带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1)图一中M交点的含义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同为25g.
(2)升高温度能够使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是甲(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称与所属的物质分类有错误的是(  )
A.Na2CO3 苏打   盐B.Hg   水银    单质
C.CaO    熟石灰    氧化物D.NaOH   烧碱    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合理施肥是农业增产和城市氯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ClB.KNO3C.CO(NH22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