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检验硬水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使硬水得到软化.

分析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生活中一般用肥皂水来进行鉴别硬水还是软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主要是煮沸和蒸馏.

解答 解:根据水中溶解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可以把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在生活中一般采用加入肥皂水的方法来鉴别,加入肥皂水后若出现较少泡沫且浮渣较多的则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主要是煮沸和蒸馏,因蒸馏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一般在工业或者实验室中进行,生活中一般采用煮沸的方式.
故答案为:软水;煮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及水的溶液的一些相关性质.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如随着大量矿产的开发,在一些矿区,水的硬度很高,给当地的生活和生产带了极大的不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用稀硫酸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粉末H2SO4+CuO=CuSO4+H2O.
(3)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的气体2Na+2H2O=2NaOH+H2↑.
(4)以上三个反应涉及3种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我们生活在“水球”上,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
(1)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蒸发,得到含有
较多杂质的NaCl(化学式)晶体.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如图所示,其中AB地区的雨水是酸雨.
(3)请按要求写出初中化学教材中水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两个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类别必须不同):
①分解反应: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②化合反应:CO2+H2O═H2CO3
③化合反应:CaO+H2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氮气78%,氧气21%
B.因为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C.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
D.从液态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氮气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回忆老师做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演进实验并分析下列四组对比实验回答问题:
(Ⅰ)组:向装有2mL稀醋酸的试管中滴加两滴紫色石蕊溶液.
(Ⅱ)组:向装有2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两滴紫色石蕊试液.
(Ⅲ)组: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干燥集气瓶中放入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Ⅳ)组: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实验(Ⅰ)和实验(Ⅳ),它们验证的是醋酸和碳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性质.
(2)实验(Ⅰ)和实验(Ⅱ)起到了对比作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实验(Ⅲ)说明CO2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3)将第(Ⅳ)组实验后的试管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褪去恢复成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化学式为O3)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淡蓝色气体;
②化学性质:具有强氧化性;
③用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构成它们各自分子的氧原子的个数不同.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3O2$\frac{\underline{\;放电\;}}{\;}$2O3
(4)已知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生成物也相同.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6P+5O3$\frac{\underline{\;点燃\;}}{\;}$3P2O5
(5)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CO2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二,原因是方案二的实验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保证瓶内气体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二氧化碳部分溶于水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2)在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没有晶体析出的B溶液(填字母代号);
(3)在40℃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100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