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故A正确;B、量筒读数应平视,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错误;C、倾倒液体,试管应倾斜,标签对着手掌心,瓶塞倒放,故C错误;D、滴管应悬空竖直,以免污染药品,故D错误。 点睛∶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实验操作是顺利完成实验的重要保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C 【解析】 ①愚人金是合金,合金的硬度较大,故愚人金的硬度比黄金的硬度大,故错误;②铜和锌与氧气反应使颜色变黑,而黄金不与氧气反应,故灼烧后不变黑,故正确;③愚人金中含有金属锌,锌比氢活泼,可以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黄金与酸不反应,故可以鉴别,故正确;④金属锌和铜都不能与硫酸锌反应,故不能鉴别,故错误。故选②③,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 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PM10

(2)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利用与开发。

(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4)小明同学收集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图所示,则所降雨水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ABCD; 不可再生能源; AC; 是 【解析】(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臭氧、一氧化碳、PM2.5、PM10。故选. ABCD。(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利用与开发。(3)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它们与水反应分别生成亚硫酸和硝酸。故选AC。(4) 所降雨水是酸雨,pH值均小于5.6,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点睛∶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过氧化钙( CaO2)是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含少量CaCO3]为原料制备Ca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I. Ca(OH)2+2NH4Cl=CaCl2+2NH3·H2O

Ⅱ.CaCl2+2NH3·H2O+H2O2 +6H2O= CaO2·8H2O↓+ 2NH4Cl

Ⅲ. CaO2·8H2O在水中不太稳定,会缓慢分解。

(1)“提取Ca(OH)2”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Ca(OH)2的俗名为_______;“过滤1”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其中“二低”指的是: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_______。生产过程中为了精确测定溶液的pH,常使用_______ (填仪器名称)。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备CaO2·8H2O的反应时间(t)对其产率(w)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为:_______ (填字母)。

a. 0~10min b. 10~20min c. 20~30min d.30~40min

②30min后,w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为了测定加入的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30.00g NH4Cl溶液于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 白色固体。通过计算确定该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____。

复分解反应 熟石灰(或消石灰) CaCO3(碳酸钙)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pH计(酸度计或pH测定仪) a CuO2·8H2O在水中不太稳定会缓慢分解 17.8%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提取Ca(OH)2”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Ca(OH)2的俗名为熟石灰(或消石灰)。“过滤1”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CO3(碳酸钙),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 溶液的pH:

C. 氮元素的化合价:

D.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B 【解析】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由少到多的是二氧化碳﹙0.03%﹚,氧气﹙21%﹚,氮气﹙78%﹚,故A错误;B、溶液的pH值由小到大的是硫酸﹙pH<7﹚,氯化钠﹙pH=7﹚,氢氧化钠﹙pH>7﹚,故B正确;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是氨气﹙-3﹚,氮气﹙0﹚,硝酸﹙+5﹚,故C错误;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是硫酸钠﹙22.5%﹚,亚硫酸钠﹙25.4%﹚,硫化钠﹙41%﹚,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B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

(3)采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满足什么要求?______

2KClO32KCl + 3O2↑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反应物的状态为固态与液体,反应的条件为不加热(或常温) 【解析】 (1)A装置是固固加热型装置,该装置制的试管口没有放置棉花,故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故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 (2)B装置制取气体时,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跑掉,故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没入液面; (3)B装置是固液不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油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墙内开花在墙外可闻到香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绝氧气(或空气) 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解析】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锅盖隔绝氧气,使油熄灭;花香的分子在做不停的运动,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人才可以闻到花香的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桂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讨论。

(猜想与假设) 猜想I: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猜想II: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

猜想III:白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设计如下实验:

(1)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_______肯定不成立。

(2)若操作①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B产生,而滴加少量稀硫酸可能没有气体B产生。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适合操作③的X溶液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CaCl2溶液 B. Ca(OH)2溶液 C. Ba(OH)2溶液 D. Ca(NO3)2溶液

(4)操作④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操作⑤的两种方案并得出结论。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Ⅱ 2NaOH+H2SO4═Na2SO4+2H2O AD 烧杯、漏斗、玻璃棒 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氢氧化钠 滴加氯化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A中含有氢氧化钠 【解析】(1)该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钠,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操作①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气体,该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则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则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20

90

6

5

反应后质量/g

86

108

22

a

A. 表中“a”值为10

B. 反应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5:1

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解析】乙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8g,是生成物;丙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6g,是生成物;甲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了34g,是反应物;甲物质减少的质量等于乙、丙物质增加的质量和,说明甲物质分解生成了乙、丙两种物质,故丁物质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A、由分析可知,a的值是5,该选项认识不正确;B、反应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8:16=9:8;该选项认识不正确;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