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30 | 30 | 30 | 0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待测 | 33 | 0 | 22 |
A. 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B.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 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人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经典习题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 温度由t2℃降到t1℃时,物质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 t2℃时,物质甲的溶解度大于物质乙的溶解度
D. 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均可以使甲、乙两种溶液中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人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经典习题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铁锅生锈
C. 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D. 给自行车瘪胎打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福建省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考前验收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A. 厕所清洁剂pH=1 B. 牙膏pH=8 C. 肥皂pH=10 D. 炉具清洁剂pH=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考前验收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实现碳循环、促进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控制CO2的排放量,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______(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实验过程如下:
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氢气。
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
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
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______,其反应前后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在以上变化中,CO2转化成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__;
③在高温条件下,铁粉能够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④甲酸(HCOOH)俗名蚁酸,它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当被蚊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序号)会减轻痛痒。
A.食盐水 B.食醋 C.草木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考前验收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考前验收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熟悉的小吃中,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是
A. 酸奶 B. 胡萝ト包子 C. 手抓羊肉 D. 酿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要想把一瓶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硝酸钾;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到了如图所示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能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
(2)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______的木条放在________。
(3)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4)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原因是反应生成的______使石蕊变色的。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将A装置改成C装置,通过拉动铜丝可以控制底部破损的小试管升降。这改进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使破损的小试管得到利用 C.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