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类学习和研究化学是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二氧化碳、乙醇、塑料 B.复合肥料:CO(NH2)2、KNO3、(NH4)H2PO4
C.混合物:煤、自来水、钢 D.合成材料:羊毛、合成橡胶、黄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的液体
B.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
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溶液、浊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把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溶液,喷洒使用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为溶液,易被人体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铝、铁、铜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铁制品都是铁合金
C.工业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等
D.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校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双吸剂”是常用的袋装食品的保鲜剂,可用来吸收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楠心同学在袋装食品中发现一包名为“504双吸剂”的保鲜剂,其标签如图所示。楠心同学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的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收集资料](1)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生成氯化亚铁:
(2)打开包装观察:部分粉末呈黑色、部分粉末呈白色、另有少数红棕色的块状固体。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 CaCO3。
[实验探究]如表是楠心同学设计并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 | 固体部分溶解, 放出大量热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 |
②过滤,取滤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固体中_____含有氢氧化钙(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 |
③取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Fe2O3 |
④将操作③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 |
[实验反思]
(1) 操作④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我认为楠心同学得出“一定不含有Fe2O3”的结论是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校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A、B、C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x=11,则A表示的粒子为_____(用化学用语填空);
(2) 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
(3)若x=7,请写出A、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五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一)铝及其化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航空航天材料—硬铝。
(1)Al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反应说明____;
(2)生活中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二)某学生在学习盐的性质时做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该学生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现溶液中有沉淀生成,且沉淀量先增多后减少直至消失。经查资料知:
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它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它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可溶于水。
(1)该学生将100.0g53.4%的AlCl3溶液和100.0gNaO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27.3g沉淀,则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
(2)该学生另将ag硬铝(Mg、Al、Cu、Si合金)溶于200.0g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逐滴滴加20.0%的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的沉淀与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①O→A段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②盐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