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物质的“除杂”要做到“去旧不迎新”,下列“除杂”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过量的盐酸除去Cu粉中的Fe
B.用纯碱使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变成中性
C.使用浓硫酸干燥潮湿的氧气
D.使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u粉不与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钙溶液和盐酸均能与纯碱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现每个同学实验桌上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是O2、H2、CO、CO2,下列四位同学进行的鉴别实验,其中鉴别结论错误的是(  )
同学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分别向瓶中倒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少量,振荡一瓶中水溶液变红是CO2
B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进四瓶气体中一瓶中细木条复燃是O2
C分别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瓶口,再缓慢移开玻璃片,引燃气体气体燃烧并呈蓝色火焰一定是H2
D分别用燃着的细木条靠近瓶口,再缓慢移开玻璃片,引燃气体.两瓶气体燃烧是CO
在燃烧的瓶中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一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写出下列每组物质或微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Na和Na+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
(2)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失去标签的硫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三瓶溶液,现有下列试剂,可以一次性予以区分开来的是(  )
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碳酸钠溶液D.金属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SO4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设计了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甲同学推测气体可能是H2,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
B.乙同学猜想该CuSO4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
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SO4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丁同学用镁条与该CuSO4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某种盐类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MgCl2(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CuSO4,可能含有NaCl和NaNO3
(2)试猜测用氯化钠等盐类融雪剂的主要原理是融雪剂溶于水后,使含盐雪水的凝固点降至0℃以下,使路面积雪难以结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硝酸钠50℃时的溶解度是114克/100克水,10℃的溶解度是80克/100克水.现有50℃时硝酸钠饱和溶液535克,温度降低至10℃时,有多少克硝酸钠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下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
(2)甲同学从上图中选择B、E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在用胶皮管连接装置B和E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收集气体前,应将集气瓶装满水并盖上玻璃片.收集氧气还可选用的装置是C.
(3)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I、Ⅲ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不是;因为KMnO4反应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还想探究的问题是氯酸钾分解的最佳温度是多少(合理答案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并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放热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