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2)1869年,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侯德榜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我国的稀士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

ABA得到NaF 【解析】 (1)元素定义为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元素间最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选择A。 (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填B。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铕的有关信息可知,铕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左上角数字表示元素原(3)子序数,为63,正确;下方数字表示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正确;故选A。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连接仪器

C. 称量固体 D. 量取液体

A 【解析】 A、在往试管里倾倒液体的时候,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向着手心,操作正确;B、在将橡皮塞塞进试管的时候应该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然后将橡皮塞慢慢地旋入试管,操作错误;C、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时候,对于有腐蚀性的药品应该放在烧杯内进行称量,操作错误;D、在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时候,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操作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解析】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体中,都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 铁片、铜片 B. 铜片、铝片 C. 镍片、锌片 D. 铁片、镍片

D 【解析】 A、铁片能被磁铁吸引,铜片不被磁铁吸引,故选项错误;B、铜片、铝片均不被磁铁吸引,故选项错误;C、镍片能被磁铁吸引,锌片不被磁铁吸引,故选项错误;D、铁片、镍片均能被磁铁吸引,故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

现象一:向试管中加入2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然后振荡试管,发现红色消失。

(提出问题)红色为什么会消失?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少了;(2)酚酞溶液的量少了;(3)_____。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pH>8.2时为红色的锟式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

(实验探究)根据上述“猜想”进行如下探究

(1)取4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2)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4~5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3)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没有消失。

结论:猜想_____正确。

(继续实验)取一定体积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直至红色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现象二:向碳酸钠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而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刚开始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收集证据)分别收集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消耗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合作交流)

(1)图1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

(2)图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OB段所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评价)基于以上“异常”现象,你能提出的有价值的见解是_____(任写一点)。

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3)NaOH+HCl═NaCl+H2O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NaCl、NaHCO3Na2CO3+HCl═NaCl+NaHCO3有些化学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解析】 猜想:根据题目中实验探究步骤三可知,步骤三探究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实验的影响,故猜想为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步骤一和二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的量与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含有大量Na+、OH﹣、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NH4+ B. Ba2+ C. Cu2+ D. K+

D 【解析】 A、NH4+和OH﹣不能大量共存,会产生氨气,错误;B、Ba2+和SO42﹣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错误;C、Cu2+和OH﹣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错误;D、K+可与所有粒子共存,正确。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 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C 【解析】 “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为隔离可燃物。故在选项中寻找与此灭火原理相同的即可。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氧气,错误;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可燃物周围环境的温度,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错误;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是通过隔离可燃物灭火,正确;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与分析不符,错误。故本题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欲配制0.9%的生理水100g,下列操作步骤合理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9g NaCl

B. 用烧杯量取99.1mL水

C.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D. 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D 【解析】 A、100g的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0.9%=0.9g,故错误; B、烧杯不能精确到0.1mL,应用量筒量取,故错误; C、量筒中不能配制溶液,故错误; D、溶液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故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D. 不要轻易开窗

B 【解析】 A.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烟尘进入人体,正确;B. 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低处氧气含量较高,要成弯腰姿势跑出,错误;C. 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低处氧气含量较高,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正确;D. 打开窗户,空气进入,火势更大,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