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題: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11 BC 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 离子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3)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得到电子;(4)C所表示的粒子是离子,核外电子数不等于核内质子数。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 25 B. 30 C. 55 D. 80
B 【解析】 试题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故锰原子的电子数为为25.A、锰原子的电子数为25,故选项正确.B、锰原子的电子数为25,故选项错误.C、锰原子的电子数为25,故选项错误.D、锰原子的电子数为25,故选项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α—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
(1)α—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α—丙氨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_____;
(3)17.8 g α—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
8936∶7∶322.8g 【解析】 由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图可知,一个α-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其化学式为:C3H7O2N,则: (1)α-丙氨酸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1=89; (2)α-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6×2)=36: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0 C.+1 D.+5
C 【解析】 试题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样品4.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液质量与反应的CO2质量的关系如“题25 图”所示.则:
(l)以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_______g;
(2) 4.0g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入m3gCO2时,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若所取样品中的Ca(OH)2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_______(填“有”、“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2g 0.3g 4.2% 没有 未溶解的氢氧化钙也能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解析】(l)由图可知以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2.2g; (2) 设4.0g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为x Ca(OH)2+CO2=CaCO3↓+H2O 74 44 100 X 2.2g y 74/x=44/2.2g x=3.7g 4.0g样品中杂质C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 是非金属元素
C. 核内有115个质子 D. 核内有 173 个中子
B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右上角是钙元素的符号。名称下边的数值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 相对原子质量为288,正确; B. 由所学知识可知,镆是金属元素,不正确;C. 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镆原子核内有115个质子 ,正确; D.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镆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88-115=173,正确;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乙是反应物
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解析】 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2.4.2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分类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下列物质:①澄清石灰水、②氧气、③牛奶、④矿泉水、⑤二氧化碳、⑥冰,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①③④②⑤⑥②⑤⑥ 【解析】 ①澄清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 ②氧气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也属于单质; ③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④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⑤二氧化碳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⑥冰的成分是水,由2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练习题 题型:简答题
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填 “原子”、“分子”或 “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原子 离子 分子 10 二 阴离子 【解析】 (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等;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含有金属的混合物;故金属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 (2)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当a=2+8=10时,该粒子是原子,此...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