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物质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碳酸钙B.C.植物油D.酒精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 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冰与水不是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下列信息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焦炭可以把铁从含氧化铁的矿石里还原出来.
(3)点燃的镁条因为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金属材料.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标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2)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一层铬可以防止金属锈蚀,其原理是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
(3)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Zn;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和Cu(NO32.(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检验CO性质的实验.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目的是制取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2)装置B中足量的石灰水在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被除尽,装置D中足量的石灰水在作用是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3)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O+CO$\frac{\underline{\;\;△\;\;}}{\;}$Cu+CO2
(4)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尾气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为了检验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图(略去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边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丙中均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铁丝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水、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制品在下列情况:①潮湿空气中②部分浸入食盐水中③干燥的空气中,最易生锈的是② (填序号,下同),不易生锈的是③;
(3)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铁器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请你列举出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涂油(或刷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小珍家种植的玉米有倒伏现象,这是地里缺少含某种营养元素的肥料所出现的症状,你据此推测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尿素B.磷酸钙C.氯化钾D.碳酸氢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自来水消毒过程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②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③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2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由此可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物转化反应中指定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反应③:SO3+H2O═H2SO4
(2)反应②中,V2O5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均为m,则V2O5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3)上述两个转化关系中出现的氧化物共有六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能冶铸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零件、仪表及日用品等.某同学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8g该黄铜样品(研磨成粉末),放入一试管,然后向试管中逐滴滴入未知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恰好无气体放出为止,测得产生气体0.1g.通过计算求出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