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 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 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 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B 【解析】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错误; 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正确; 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错误; 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错误。故选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期末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①为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 ②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 ③为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锌粉
D. ④为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D 【解析】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减少,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加,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 B、该反应中锰元素没有流失,故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C、该反应中,金属镁比锌活泼,故反应更剧烈,由于过量的金属与等量的酸反应,故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 6个质子和8个电子
B. 8个质子和6个中子
C. 6个质子和8个中子
D. 8个质子和6个电子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故C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电解水 B.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C. 用钛合金制成飞机外壳 D. 食物腐败
C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电解水,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B.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 用钛合金制成飞机外壳,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食物腐败,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量取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PH
B 【解析】 A、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装置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内在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比石墨的硬度大得多,原因是___;
(2)灯泡里的灯丝材料是钨而不是锡,原因是___。
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金属钨的熔点高 【解析】 (1)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是物理性质不同,金刚石的硬度大,石墨质软,这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灯泡里的灯丝材料是钨而不是锡,原因是金属钨的熔点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 1:1 B. 2:1 C. 5:1 D. 4:1
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B参加反应的质量是8g+4g-10g=2g, 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2=5∶1。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 B. C. D.
D 【解析】 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 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该是长进短出,故错误;B、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应该短进长出,故错误;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导管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故错误;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D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正确的。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评估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
B. 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让标签向着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C. 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液体
D. 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
B 【解析】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不能伸入试管内,要悬空竖直向下,故A错误;B、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让标签向着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也可以将量筒倾斜,故B正确;C、用10mL的量筒量取10mL液体,或用20mL量筒量取10mL液体,故C错误;D、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