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自来水厂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2)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3)酒精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挥发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造成的,故要密封保存.

分析 (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
(2)根据CO和CO2的结构分析;
(3)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故填:吸附.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故填:分子构成.
(3)酒精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挥发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造成的,故要密封保存.
故填:分子不断运动.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20℃,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察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甲;
(2)图2中一定为不饱和溶液的是乙;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图提N,P点表示的意义是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某同学利用实验探究NaCl在水中的溶解限度,所得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序号温度水的质量NaCl质量
加入未溶
20℃25g9g0
20℃50g20g2g
20℃l00g34g0
20℃125g48g3g
20℃150g54g0
上述实验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Zn(NO32和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CCaCl2溶液(HCl)加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DNaNO3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该实验,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达菲”是治疗H7N9流感的一种特效药,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为C16H31N2PO8的物质.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B.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C.N的质量分数最小D.一个分子中含有58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是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项信息,请回答:
(1)请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2)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主族.
(3)1个硫原子的中子数是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市场销售的加铁酱油、加铁麦片、加碘食盐等物质中的铁和碘指的是(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列是小丽同学从不同角度整理的有关空气的笔记,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1)从组成成分认识空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液态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发现银白色的汞表面产生了一层红色的粉末状物质氧化汞,而密闭容器中的空气体积却减少了$\frac{1}{5}$.他对剩余的$\frac{4}{5}$的“空气”进行实验,发现它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又将红色粉末氧化汞收集起来再加热后又得到汞和气体,其气体体积恰好和原来密闭容器中减少的气体一样多.将这些气体再与容器中剩余的$\frac{4}{5}$气体混合,发现和空气一样.该实验第一次证明了空气是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拉瓦锡还因此首先揭示了燃烧的本质,否定了“燃素说”.
后来的英国物理学家雷利从空气中分离出一定体积的氮气(质量为m1)并与用含氮的化合物分解产生的相同条件下同体积的氮气(质量为m2)进行比较,重复多次,结果均为m1>m2,能对该现象作出的解释是分离空气得到的氮气中含有密度大于氮气的物质.
(2)用微粒观点认识空气:如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则“”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填名称);
②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能表示空气的微观模型是C(填标号).

(3)用变化的观点认识空气:把液态空气盛在一只烧杯中,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木条熄灭,而当液态空气蒸发余下约$\frac{1}{10}$后,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烧杯中,却观察到木条复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液态氮沸点低,先蒸发出来,不支持燃烧,过一会儿才蒸发出支持燃烧的氧气.
(4)用资源观点认识空气:空气作为重要的资源可以生产氮肥,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氢气;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6H2O+4NO;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从环保视角认识空气:现在雾霾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直接的关联,下列可能导致雾霾产生的有ABD(填字母序号).
A.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B.机动车使用高标号汽油
C.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工作或学习
D.发展高炉炼铁和水泥厂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E.城市建设或道路建设中用纱网覆盖裸露的沙土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