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CaCl2样品中,可能含有KNO3、CuCl2、MgCl2、NaCl和Na2CO3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只有MgCl2,没有NaCl
B.肯定没有CuCl2和Na2CO3
C.肯定有MgCl2和KNO3
D.样品可能由CaCl2、NaCl、MgCl2组成
BD
【解析】
试题分析:取该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蓝色的氯化铜和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故选项B正确;
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假设11.1g为纯净的氯化钙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X; 设纯净的氯化鎂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Y;
CaCl2——-2 AgCl MgCl2———————2 AgCl
111 287 95 287
11.1g X X=28.7g 11.1g Y Y=33.5g
设纯净的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Z
NaCl——2 AgCl
58.5 143.5
11.1g Z z=27.2g
因为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为28.7g;因此若含有氯化镁,一定含有氯化钠,要不就是这两种物质都没有,含有不反应的硝酸钾;故答案选择BD
考点:盐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中伴随有物理变化,所以物理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三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今年两会,环境问题仍是关注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B.废弃塑料可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解决“白色污染”
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保护金属资源
D.在农田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提高粮食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初三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实验室现有两包样品,各取少量分别溶于水得甲、乙两种溶液,它们中的溶质是由KNO3、Fe(NO3)3、Fe2(SO4)3、NaNO3、NaOH、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推断:
(1)A是 ,溶液甲中一定不含的溶质是 。.
(2)若溶液甲中不只一种溶质,则溶液乙中的溶质有 种可能的组成。(填一数字)
(3)若溶液丁是纯净的NaCl溶液,则向溶液丙中只要加入 溶液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初三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任何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会变为饱和溶液
D.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a、b、c、d为化学计量数),若A和B的质量都为m克,充分反应后,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m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广西柳州市初三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2)常温下测得某苹果汁的pH值为3,说明该苹果汁呈 性。
(3)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铝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但铝锅耐腐蚀性却很强,是因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广西百色市初三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7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装置选择用序号填写):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