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一种有机物23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共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有机物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含氢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的44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和27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均来自23g有机物,通过有机物质量与碳、氢元素的质量.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且其质量等于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据44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44g×
12
44
×100%=12g,27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27g×
1×2
18
×100%=3g
答案:该有机物含碳元素的质量是12克,含氢元素的质量是3克.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式的确定,考查知识比较全面,要根据相关知识仔细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反应中,符合图中情景的是(  ) 
A、Fe+CuCl2═FeCl2+Cu
B、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C、H2+CuO
  △  
.
 
Cu+H2O
D、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配制8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2)D操作应选用
 
毫升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和量筒凹液面的
 
处保持平衡.
(3)E操作中的玻璃棒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
 
,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2)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钠元素在人体内可起到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正常兴奋和细胞的通透性等作用.若缺乏,将导致肌肉痉挛、头痛等;若过量,将导致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假设钠元素全部来源于食盐(NaCl).
(1)成人每天正常摄入食盐的质量约为5克,则每天摄入的钠元素的质量
 
克.
(2)某病人因为食盐的摄入量不够,需静脉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NaCl的质量分数为0.9%,密度约为1g/mL)来补充食盐.医生给他确定每天应补充NaCl约2.7g,则每天需输入生理盐水
 
毫升.
(3)某卫生部门对市面上一批生理盐水进行质量分析,取这种生理盐水250mL,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最终得到14.35克沉淀,试通过计算判断这批生理盐水是否符合医用标准.(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NO3、MgCl2、CuSO4中的某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按如图流程完成实验:

(1)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
 
;可能含有
 

(2)操作a的名称是
 

(3)生成白色沉淀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白色沉淀B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洁净的塑料瓶从金鸡湖中取回水样,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步骤一: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后静置,过滤.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②步骤二:将步骤一过滤后得到的清液进行导电性实验,发现该清液能导电,这是因为该清液中含有
 

(2)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餐巾纸在五份体积分数不同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烧不坏的餐巾纸”实验,其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12345
所用酒精
的体积分数
95%65%55%15%5%
实验现象酒精烧完
餐巾纸烧坏
酒精烧完
餐巾纸无损
酒精烧完
餐巾纸无损
不燃烧不燃烧
①实验2和3中,“酒精烧完而餐巾纸无损”的原因是
 

②有时候酒精灯会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设计并进行实验】已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1)实验一:把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一),几分钟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

(2)实验二:将图二所示的装置罩在蜡烛上方,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图三),与实验一燃烧相同的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蛮大了.
【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
 
的结论不正确,请你谈谈导致结论错误的原因
 
.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
 
容器内进行.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作出了科学结论.
【交流表达】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30字)
 

【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食盐、②尿素、③聚乙烯、④食醋、⑤干冰、⑥熟石灰,请从中选适当的物质填写序号.
(1)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
 
,(2)PH小于7的调味品是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4)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是
 

(5)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