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
B.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C.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D.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分析 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氧气的量不纯净,浓度不够,据此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混入空气使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可能使实验现象不明显,符合题意;
B、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不会混入空气,收集的氧气纯净,不符合题意;
C、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说明试管内的空气已排尽,收集的氧气纯净,不符合题意;
D、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有水,不妨碍氧气的纯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了解现象的原因,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去铁锈,是由于稀硫酸能与铁反应
B.洗涤剂常用来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C.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由于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3年3月底,上海、浙江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原子量:C:12  H:1  O:16 )
(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9个原子.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6:1:12.
(3)CH3COO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1.58%(保留2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1)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该反应的化学原理是: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氧气耗尽;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且进入水的体积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frac{1}{5}$.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frac{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红磷的量不足.
(3)某同学对实验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利用电热棒在瓶内将红磷点燃,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误差小或无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者符号.金属钠Na;3个氯酸根离子3Cl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青菜、黄瓜中含的蛋白质最多
C.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
D.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B.提倡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D.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筒读数
B.
液体加热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