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A图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B、C、D、E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图中涉及的化合物有_____种。
②该反应中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
③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
39.10 BCE; BD 2; 2:3 氢元素 【解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及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解答; (2)依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解答;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属于稳定结构解答; (3)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海水素有“液体工业原料”之美誉。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此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反应沉淀池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CaO+H2O=Ca(OH)2;
②Ca(OH)2+ MgSO4= CaSO4 + Mg(OH)2↓,
操作Ⅰ为_________。
(3)电解槽中,能生成镁的反应物为____________。
(4)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中,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_____。
分解过滤MgCl2(或氯化镁) +2变为0 【解析】 (1)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2)操作Ⅰ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是过滤操作;(3)电解槽中,能生成镁的反应物为氯化镁,化学式为:MgCl2;(4)氯化镁中镁元素是+2价,生成的镁中镁元素是0价。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兴趣小组为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稀硫酸分别加入到盛有不同药品的A、B、C、D四只试管中。请回答:
(1)甲同学观察到A、B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氢氧化钠及氯化钠都不能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A试管中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试管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_____。
(2)丙同学观察到C试管中有_____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碳酸钾能发生反应。
(3)丙同学对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K2SO4 结论二:K2SO4、H2SO4 结论三:_____
丙同学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验证结论三正确: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法一: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结论三正确 |
方法二: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的_____ | 产生气泡 |
乙同学对方法一提出质疑,认为方法一不正确,理由是_____。
(4)丁同学观察到D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硝酸钡能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体中含有50多种元素,某些元素缺乏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缺铁会引起坏血病
B. 缺钙会使幼儿及青少年患佝偻病
C.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A 【解析】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错误;B、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乏会患佝偻病,正确;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正确;D、锌元素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水杨酸甲酯(化学式C8H8O3)常用作牙膏、化妆品的香料,也用于制止痛药。
请计算:
(1)水杨酸甲酯中碳、氧原子个数比_____。
(2)水杨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8:3 152 【解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1)由化学式可知,水杨酸甲酯中碳、氧原子个数比8:3; (2)水杨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8+16×3=15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金元素_____
(2)三个铝原子_____
(3)铵根离子_____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Au 3Al NH4+ 2O3 【解析】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1个原子等;每个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金元素可以表示为Au;(2)三个铝原子可以表示为3Al;(3)铵根离子可以表示为NH4+;(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可以表示为O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体健康,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 用过期的牛奶和面 B.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 用食盐腌制咸鸭蛋 D. 用霉变的玉米做玉米油
C 【解析】 A、过期的牛奶和面含有致癌物,不能食用,故A错;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C、食盐可作调味品,所以可以用食盐腌制咸鸭蛋,故C正确;D、霉变的玉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故D错。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 )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 )
A. 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 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C. 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
D. 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B 【解析】 A、溶液甲析出晶体后得到溶液乙,故溶液乙是饱和溶液,该温度下溶液乙再蒸发10g的水析出4g的晶体,二溶液甲蒸发10g 的水只析出2g的晶体,故说明溶液甲是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B、2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4g的该物质,故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故正确; C、溶液丙是饱和溶液,20℃时,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等于4g,故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是否比吸人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操作及现象如下:
(1)根据实验现象,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
(2)小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是因为吸人的空气在人体内的肺泡内与血液、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____交换。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气体 【解析】 (1)通过实验现象,通入呼出气体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空气的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2)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是因为吸人的空气在人体内的肺泡内与血液、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