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B.C.D.

分析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答案: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通过如下实验,判断金属X、Y、Z的话动顺序.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X、Y、Z的活动顺序为(  )
A.Z>X>YB.X>Z>YC.Z>Y>XD.Y>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B.该反应中共涉及一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不可分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一辆满载砒霜(剧毒)的卡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砒霜散落在河水中,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有效的措施,防止了大规模污染的发生.已知氢氧化钠能与砒霜(X)发生如下反应:X+6NaOH═2Na3AsO3+3H2O,X的化学式为As2O3;请根据上述反应判断散落在河水中的砒霜能(填“能”或“不能”)用生石灰处理
(2)常温下,氯气(C12)能溶于水,并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1O).次氯酸能够杀死水里的细菌,所以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12+H2O═HC1O+H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C是进行过滤操作装置中的一部分.
(3)若B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吴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中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A物质是碳酸钠.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B物质的是③(填序号)
①银      ②氯化铁      ③氯化钡     ④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
(1)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0℃时,将5g KNO3晶体加入1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升温至60℃,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10.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200克,需要KNO3固体质量为2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pH”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选择的试剂预期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溶液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另一支试管产生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浑浊)
Ca(OH)2+Na2CO3=CaCO3↓+2NaOH
【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小李的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结论
溶液沾在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Na2CO3溶液pH=3
(3)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Na2CO3溶液pH=3”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小李所取溶液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B.NrC.Cu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