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Ⅱ、酸和碱溶液能反应吗?
(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分析讨论后一致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钠,可能有硫酸,依据是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可能含有的溶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有硫酸
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
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有硫酸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1)分析实验操作,判断探究的实验目的;
(2)根据酚酞遇酸不变色分析回答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据硫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气体进行解答.
解答:解:(1)向加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红色消失;此操作说明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的中和反应;所以,探究的问题是Ⅱ;
(2)由于酚酞遇酸不变色,如果硫酸滴加过量,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酚酞也会呈无色.
(3)由于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可能含有的溶质如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石蕊试液 溶液显红色有硫酸
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
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锌
产生气泡有硫酸
故答为:(1)Ⅱ;(2)酚酞遇酸不变色;(3)见上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有五条:与指示剂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盐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不属于古代化学工艺方面成就的是(  )
A、烧制瓷器B、发明黑火药
C、纳米技术D、造纸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硫粉20.6g(1g以下为游码),因砝码与硫粉的位置放反了,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得硫粉的实际质量为(  )
A、21.2gB、19.4g
C、20gD、20.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时,若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一定会使所称药品的质量减小
B、用天平称量食盐时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C、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先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为9mL,倒出一定体积后再仰视读数为4mL,则倒出的水的实际体积大于5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MgO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3:2B、2:3
C、3:4D、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表面被氧化的镁条5克与8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克氢气,计算:
(1)镁条中单质镁的百分含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氨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显碱性.在实验室里可用固体NH4Cl和熟石灰混合共热,即可制得氨气(NH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制NH3的化学方程式
 

(3)在实验室里制取NH3可用
 
装置,收集NH3
 
装置(填序号).若要用F装置收集NH3,气体应从
 
端进
 
端出.
(4)G图是验证NH3性质的装置图,图中圆底烧瓶中收集了一瓶NH3,胶头滴管内预先装有水,烧杯中盛有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水,当用手挤压胶头把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中时,可看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NH3具有性质是①
 
 
(写两点性质)
(5)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O2,写出反应方程式
 
也可以用B装置制取O2,写出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农民发现他种植的农作物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于是他决定将碳酸氢铵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施用,以补充植物生长所缺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民的判断是否正确?
(2)该农民施用肥料的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到刻度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为
 

(3)将红磷换成木炭,仍按以上步骤实验,结果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没有进入集气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