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专题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练) 题型:填空题
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______,
(2)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单元复习与测试 题型:单选题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C.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 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第4章 生命之源--水(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9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第4章 生命之源--水(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c H2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
A. 13 B. 14 C. 15 D.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测) 题型:填空题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用加压的方法将气态CO2压缩在钢瓶中制成的。灭火时,再将液态CO2喷出,具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是因为_____,附着在物体表面;起降温的作用是因为液态CO2在气化时_____。
(2)被誉为清洁能源的物质是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粒观: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B. 转化观:氧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二者的性质相同
D. 守恒观:1g硫在2g氧气中燃烧生成3g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 专题3.4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 第一课时 怎样用式子表示物质的组成 怎样写单质的化学式(练)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A.H B.Cl2 C.Cu D.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