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 煤焦化制得煤焦油 D.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C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煤焦油生成,故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D、工业...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一定量该样品,加水配制成80g溶液,再加入80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滤液150g。求: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
10 3.3g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通过质量守恒求出生成沉淀的质量是解题的基础。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0g+80g﹣150g=10g; (2)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0 117 10g x x=11.7g 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50g×10%﹣11.7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的是( )
A.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 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
C.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D.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解析】 A、垃圾分类回收既节约资源,又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主题;B、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会造成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不符合主题;C、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
B | 二氧化碳气体 | 氯化氢气体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收集气体 |
C | Cu(NO3)2溶液 | AgNO3 | 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KCl溶液 | MgCl2 | 加入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滤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氮气和氧气都不能与灼热的CuO粉末反应,故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故错误; C、铜不能和硝酸铜反应,铜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杂质,故正确; D、氢氧化钠可以除去氯化镁杂质,但是引入了氯化钠杂质,故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1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反应前后元素发生了变化
C 【解析】 A、由图可知,生成物是一氧化氮,不是混合物,故错误; B、反应物是氮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8:32=7;8,故错误; C、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故正确; D、任何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发生变化,故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科学探究题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出现图A中的现象,这证明焰心____。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发现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
温度最低气态有可燃性 【解析】 (1)小木条两头变黑中间不变色,说明外焰的温度高,内焰的温度低;(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发现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气体,并且具有可燃性,这是固体石蜡变成了石蜡蒸气在燃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学生实验的正确程序是( )
①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②预习实验内容 ③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④查对实验仪器和药品是否齐全 ⑤拆开实验装置,做好清洁
A. ②④③⑤① B. ②③④⑤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⑤③④①
C 【解析】 学生进行试验时首先要在进行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原理、步骤和使用的仪器,然后检查对实验仪器药品是否齐全;开始实验时,要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拆开实验装置,洗涤仪器,清理试验台.故C的操作正确.故选C 试题根据学生实验的步骤,结合实验前的预备工作和实验后的操作进行分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简答题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是空气、二氧化碳、氧气,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的更旺则该瓶盛的是氧气;木条火焰立即熄灭该瓶盛的是二氧化碳;木条火焰过一会熄灭该瓶盛的是空气 【解析】 根据木条在不同气体中能否燃烧以及燃烧的现象判断。 【解析】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的更旺是氧气;木条火焰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冰”是纯净物
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 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A 【解析】 A、热冰的实质是水应属纯净物,故此选项正确. B、物质都有三态变化,热冰也不例外,故此选项错误. C、热冰与水同属一种物质,故化学性质相同,故此选项错误. D、分子永远不停的运动,热冰也不例外,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