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变化过程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稀释等质量的30%H2SO4和10% H2SO4
B.
往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加入足量HCl溶液
C.
将等质量的Mg和Fe投入到足量稀H2SO4
D.
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分析 A、根据酸溶液的浓度越大,pH值越小进行分析;
B、根据每84份质量的碳酸氢钠会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会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比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强,每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进行分析;
D、根据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酸溶液的浓度越大,pH值越小,所以30%的稀硫酸的pH值比10%的硫酸的pH值小,酸溶液稀释时,pH值逐渐增大,但是pH值不会等于7,故A错误;
B、每84份质量的碳酸氢钠会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会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往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加入足量HCl溶液,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大,故B正确;
C、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比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强,每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镁生成的氢气多,故C错误;
D、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所以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后,才会生成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食品受潮,用熟石灰作干燥剂
B.为减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不吃油脂类食物
C.为减少雾霾,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为减少“白色污染”,可用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降低水的硬度
D.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SO42-、Cl-、Fe2+B.OH-、K+、NO3-、Ba2+
C.Mg2+、SO42-、Al3+、NO3-D.Na+、CO32-、Ca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雾霾再次成为今年“两会”的关注热点.下列有关雾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在雾霾检测和治理中起重要作用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有效减小雾霾
C.雾霾能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能有效减小雾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烧杯中盛有 BaCl2溶液和稀盐酸100.0g,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的 Na2CO3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溶液变浑浊并伴有气泡
B.bc段溶液质量增加 86.3g
C.c 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7.5%
D.d 点溶液中溶质为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和四氧化三铁(Fe3O4)这三种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Fe3O4、Fe2O3、FeOB.FeO、Fe3O4、Fe2O3C.FeO、Fe2O3、Fe3O4D.Fe2O3、Fe3O4、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化学用语,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问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依据一定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
①Mg+O2$\frac{\underline{\;点燃\;}}{\;}$MgO2违背了客观事实;
②Mg+O2$\frac{\underline{\;点燃\;}}{\;}$MgO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2)配平和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2NaOH+1CuSO4=1Na2SO4+1Cu(OH)2
②4C2H5+13O2$\frac{\underline{\;点燃\;}}{\;}$8CO2+1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从该模型可知:
(1)1个乙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
(2)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3)丙物质属于单质(填“单质”或“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