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中国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B.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
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天峨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试剂瓶中有1 000 g氯化钠溶液,瓶上的标签如图所示,计算其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黎平县高屯镇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伊娃美丽广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宜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统一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右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经初步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2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 。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 。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 ,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果 |
物理方法 | 假设三成立 | ||
化学方法 |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假设三成立 |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宜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统一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CO通入盛有12g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A. 2.4g
B. 5.6g
C. 8.4g
D. 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宜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统一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B. 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 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B.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 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得到的是纯水
D.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2、NO2、臭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百寿镇第一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粗食盐中常含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用粗盐制备精盐时,通常采用溶解、除杂、过滤和蒸发的操作,其中往粗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和盐酸(均可以过量)的目的就是除杂。所加溶液的顺序错误的是
A. 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B. 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C. 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盐酸
D. 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