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冰块制成冰雕
C、石油制成布料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冰块制成冰雕只是冰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油制成布料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只是把氧气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钠元素
 
;  ②三个磷原子
 
;   ③石墨
 

④氮气
 
;  ⑤两个氧分子
 
;   ⑥2个钙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煤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的原因通常是因为矿井中“瓦斯”或煤尘含量过高引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炸事故一定不会是由煤尘引起,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
B、“瓦斯”含量过高的矿井中,电器产生的电火花不会造成危害
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气体,矿工进矿井时应用明火检查其含量
D、煤尘和“瓦斯”都属可燃物,跟空气混合遇明火都有可能会引起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图表示某种物质的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和碱一定含有氢元素
B、酸和盐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C、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D、盐和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
B、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8个周期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a、b两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回答:
①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②如图2所示,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底部有等质量的a、b固体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冰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
A.试管2底部的固体减少
B.a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a溶液中溶剂质量等于b溶液中溶剂质量
D.变化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2)B、D组合可以制得的气体是
 

(3)若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4)若选择A、C装置组合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