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红葡萄酒中因含有花色苷而呈红色,花色苷是一种天然色素,对人体有抗癌减肥等保健功能,它的化学式是C16H16O6

(1)花色苷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花色苷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3)花色苷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4)花色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5)60.8g花色苷中含有_____g氧元素。

【答案】 8:8:3 12:1 304 19.2

【解析】

1)花色苷的化学式是C16H16O6,由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2)由化学式可知,花色苷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6:16:6=8:8:3.

3)花色苷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12):16=12:1

4)花色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2+16+16×6=304.

560.8g花色苷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60.8g× =19.2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家中烧开水的铝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如图)。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观察与问题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预测 ①小雨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②我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

实验与事实 依据猜想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猜想正确应该的实验现象

验证猜想①的方案

取少量水垢于试管,滴加稀盐酸,  

在试管口用燃烧着木条检验,

________________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

取少量硬水于试管并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 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

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是Ca(OH)2,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__;E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t2℃时,将45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4)将t2℃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提示:CH4 + 2O2 CO2 + 2H2O)

(1)请在上图中补画微观粒子图示。____________

(2)上述变化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填一粒子名称)。

(3)写出甲烷燃烧实验中生成物水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填写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化学符号

2Fe

________

_____

表示意义

__

三个氧分子

核内有____个质子

一个镁离子

(2)CS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 ②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的单质___;③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___

④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加热条件下,碳和浓硫酸反应的原理为:aC+bH2SO4(浓) cSO2↑+dX+eCO2↑。将1.2g碳与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混合后加热,固体消失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19.6g,生成SO2、X、CO2的质量分别为12.8g、mg、4.4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 m=3.6g

C. X的化学式是H2O D. c︰e=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反应开始后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同时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1:向5份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中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现象如下:

实验组别

硫酸铜溶液浓度

24%

12%

8%

6%

5%

3%

1%

气泡情况

很快

较快

较快

实验2:向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现象如下:

实验组别

水浴温度(℃)

20

30

40

50

60

气泡情况

较快

很快

很快

很快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

(3)依据实验1和实验2,推测50℃ 5% 硫酸铜溶液与铝条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实验2没有进行温度为70℃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

(5)根据你的猜想,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g

35.2

58.4

82.6

107.6

求:(1)第1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