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氯化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 。
(2)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
(3)要使氯化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的方法是 __________。
(4)tC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我市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的考题.
(1)指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依次为 ________、 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
(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是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3)若A溶液pH<7, A与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B.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 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集气瓶液面以上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15.8g高锰酸钾,充分混合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共制得氧气6.4g,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5.8g高锰酸钾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
(2)制得氧气中的氧元素占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石蜡的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依据的原理是
(2)图2实验,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会消失,这是由于木炭具有________性。
(3)图3是电解水实验。切断电源后,用________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
(4)图4是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后果是________。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______,再涂上3%- 5%的碳酸氢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①水的电解
B. 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④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