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图,结合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集气瓶底预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2中生成了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是______,从环保角度考虑,为了吸收该气体可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由此推测,该气体还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答案】分析:(1)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解答: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放出大量的热,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在集气瓶底预先放少量水;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从环保角度考虑,为了吸收该气体可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由此推测,该气体还具有的性质是能够与水反应.
故答为:(1)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2)二氧化硫,能够与水反应.
点评:加强试验,提高实验的能力,有利于解答本类练习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有黑色物质生成
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有黑色物质生成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持续地燃烧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持续地燃烧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
为了引燃铁丝
为了引燃铁丝

(4)在集气瓶中铺上沙子和少量水的目的是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5)待火柴即将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6)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7)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进行(填“能”或“不能”).
(8)该实验得出结论: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
更旺
更旺
;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
能燃烧
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实验成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如果实验不成功,没有看到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两条):
铁丝表面有锈,氧气不纯
铁丝表面有锈,氧气不纯

(2)小明同学在上这节课时因为身体上的原因,听讲不太好,老师讲的有些问题没有弄清楚.希望同学们给与解答:
①小明只记得老师说该反应是放出大量热的,想知道在这个实验中从哪方面或现象上能够了解到是放热的?
集气瓶中要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集气瓶中要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②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预热面积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预热面积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
待火柴即将燃尽时
待火柴即将燃尽时
从瓶口往下缓缓伸入瓶中
从瓶口往下缓缓伸入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给定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集气瓶
集气瓶

(2)现实验室要用C装置作氧气的发生装置,应先在锥形瓶里放入的物质是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然后从长颈漏斗倒入物质是
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装置漏气
装置漏气

(3)若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为原料用装置B制氧气,但是试管口还要放
一团棉花
一团棉花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D
D
(填字母)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固体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A
A
;已知乙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F
F
,如果用装置G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a
a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华是个非常爱动脑的同学,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观察得非常仔细,以下是他们小组观察、记录并思考的一些问题:
(1)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增强水的导电性

(2)经过溶液的学习后,小华明白了不是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的道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导电的是
CD
CD

A.蔗糖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碳酸钠
(3)溶液能否导电是由溶质在溶剂中分散的微粒不同而决定的,能导电的溶液是因为这些溶液中溶质以
离子
离子
(填“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这类物质在溶剂中的分散过程可简捷地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如硫酸在水中的分散过程可简捷地用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米表示,那么氢氧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NaOH=Na++OH-
NaOH=Na++OH-

(4)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0,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10%
.(不要求计算过程)
(5)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与电解水相似的现象:两根石墨电极上都出现了气泡.这激发了小华探究气泡成分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小华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提出假设】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3: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以上假设的依据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设计实验】小红决定用电解水的装置重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进行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收集氯化钠溶液通电
时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收集证据】观察气体颜色,刚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
发现氯化钠溶液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了两种气体.
【实验分析】若一支试管中收集剑的气体为黄绿色,另一支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则假设
1
1
成立:若两支试管内收集到了两种不同的无色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实验证明假设l成立,并且氯化钠溶液通电时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
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

【反思与评价】联想电解水的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不可以
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原因是
产生气体中含有氯气
产生气体中含有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齐河县一模)工业上用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或者氧化钠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乐乐同学为了研究Na2O2与CO2的反应,设计了如图实验:两个中间用干燥管连接的针筒,干燥管中盛有淡黄色固体Na2O2,并用玻璃纤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固定.其中一个针筒中充有100mL干燥的CO2,将CO2气体通过Na2O2粉末缓缓推入另一针筒中,反复数次后,干燥管的温度明显升高,冷却至反应开始时的温度和压强后,针筒中剩余的气体维持在50mL,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气体为纯净物(X),并且能使余烬木条复燃;认真观察发现干燥管中Na2O2表面有一部分固体变为白色物质(Y).

友情小帖:在同温同压下任何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例如:同温同压下1L氢气所含有的氢气分子数与1L氧气所含的氧气分子数相同.
(1)请你帮乐乐同学分析:X气体是
O2
O2
(写化学式);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Na2O2+b CO2═c X+d Y (其中a、b、c、d为系数),则b:c=
2:1
2:1

(2)乐乐同学猜测白色物质Y可能是Na2CO3,请你帮乐乐同学用实验验证他的猜想.(要求:写出实验方案)
(3)欢欢同学在参与该实验设计时,想用棉花代替玻璃纤维固定Na2O2固体,你是否支持他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4)物质性质决定用途,请你根据Na2O2与CO2的反应的性质推测它的一项重要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