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1)【知识回放】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Sn Pb(H)Hg Ag Pt Au,请你在横线上
(2)【作出猜想】猜想1:Cr>Fe>Cu; 猜想2:Fe>Cu>Cr; 猜想3:你的猜想是 .
(3)【查阅资料】
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②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与实验】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为蓝色 |
(4)【结论与解释】
①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正确.
②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5)【知识运用】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
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Fe;Cu
(2)Fe>Cr>Cu
(3)无明显现象发生(或无气泡生成,溶液也不变色)
(4)1;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利于反应
(5)能;Cr+FeSO4=Fe+CrSO4
【解析】解:(1)[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作出猜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能存在三种情况:猜想1为Cr>Fe>Cu;猜想2为Fe>Cu>Cr,故猜想3答案:Fe>Cr>Cu;(3)[设计实验]因为铜的活动性顺序位于氢的后面,因此不能和酸反应,表现为无现象;(4)[结论与解释]①试管1中实验现象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可知金属铁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前,根据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为蓝色,从而得出铬也排在氢前且铬比铁活泼,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知铜排在氢的后面,故猜想1.Cr>Fe>Cu正确;②因为金属的表面常有一层金属氧化物会影响金属和溶液的反应,因此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利于反应;(5)[知识运用]因为金属铬比铁活泼强,故铬能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铬和铁,反应的方程式为:Cr+FeSO4=Fe+CrSO4;
所以答案是:
[知识回放]Fe;Cu;
[作出猜想]Fe>Cr>Cu;
[设计实验]无明显现象发生(或无气泡生成,溶液也不变色);
[结论与解释]①1;②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利于反应;
[知识运用]能;Cr+FeSO4=Fe+CrSO4 .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 CO2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
C. 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活泼
D.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 空气中的 N2、O2均匀地混合
C. 空气污染物包括稀有气体和烟尘 D. 空气中N2、O2的体积之比约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 O2—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B. FeCl2—氯化铁
C. P2O5—五氧化二磷 D. 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⑴纯碱中的阳离子_________; ⑵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_____;
⑶碘酒中的溶质___________; 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