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
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铝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
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
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时的热量变化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
溶液温度下降
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
二氧化碳
A

试题分析:A、正确,B、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稀盐酸,由于盐酸是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没有碳酸钠,而是所加的盐酸量过少,错误,C、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热量变化,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溶液温度下降,只能说明硝酸铵溶解于水时会吸热,并不能说明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错误,D、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气瓶中,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相互刻划的方法比较黄铜(铜锌合金)和纯铜的硬度
B.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涤纶和羊毛
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H2和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所以点燃H2与CO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CO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C.碱溶液的pH大于7,Ba(OH)2是碱,所以氢氧化钡溶液的pH大于7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以下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6分)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
(1)下列碳的化合物中,汽水中含有的是    ;有毒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       B.碳酸       C.甲烷
(2)为缓解温室效应,减少    等气体的排放,人们正在大力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 
     等(任写一种)。
(3)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①使空气中CO2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填字母序号)。
A.原料可循环利用    B.有效利用太阳能      C.可全天候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A.比较溶解性B.检验铵盐C.制二氧化碳D.证明酸碱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为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将干燥二氧化碳缓慢地通过下图所示装置(玻璃管为高低两根),一段时间后蓝色石蕊试纸能明显变红的是
A.ⅡB.Ⅱ和ⅣC.ⅣD.Ⅲ和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CO2时,向盛有石灰石的锥形瓶中加入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
A.没有加热
B.锥形瓶上的橡皮塞漏气
C.加入的酸是稀硫酸
D.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入CO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甲组同学认为CO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O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乙组同学又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并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_____________。(填“A”或“B”)
②收集一烧瓶CO2气体,注入烧碱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到圆底烧瓶内气球膨大。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_____________,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________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