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同学们对A、B两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进行了探究.
(1)取一定量A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如图.请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2)取一定量的B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B瓶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甲:NaOH; 乙:NaOH、Na2CO3
【设计实验】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乙的猜想.

分析 (1)依据坐标可知盐酸先和氢氧化钠,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做出猜想】根据少量的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才会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分析;
【设计实验】根据碳酸钠能够和氯化钡等立即产生沉淀设计实验验证.

解答 解:(1)分析坐标,加入盐酸没有立即产生气体,说明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后和碳酸钠反应,故填: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做出猜想】少量的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才会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因此溶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故填:NaOH、Na2CO3
【设计实验】若验证碳酸钠的存在,可以加氯化钡等溶液,会立即产生沉淀;故填:取少量B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如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正确.

点评 本题中要知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熟练掌握实验室中检验碳酸盐的方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试剂来进行验证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命名、俗称、化学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酸:乙酸-醋酸-CH3COOHB.碱:碳酸钠-纯碱-Na2CO3
C.氧化物: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D.盐: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铜粉中含有少量的铁粉,最佳的除铁办法是(  )
A.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B.在空气中灼烧
C.高温下加热并通入氢气D.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2014年汽车销量2349.19万量,丽比增长6.86%,预计2015年依旧会维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销量预计增速在10%左右.请回答问题: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还是①汽油,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②氮的氧化物(写一种)等污染空气.为了减少汽车尾气舱污染,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改进发动视的燃烧方式,③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用④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2)目前,哈尔滨市压缩天然气公交车和出租车越来越多,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①CH4,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价、-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图1所示.

(1)甲同学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为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该方法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的现象是集气瓶口有气泡逸出.
(2)乙同学选用装置B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导管口b(填“b”或“c”)连接发生装置.
(3)丙同学选用图2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与A装置相比,它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图中所示的状态表示反应处于发生(填“发生”或“停止”)的状态.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对人体特别是粘膜组织有腐蚀作用.
①写出制取氨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②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B.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③某同学用图3的G、H、I组合收集氨气.I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氨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铵盐.则H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写出I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NH3+H2SO4═(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用B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其中白磷不能用木炭代替的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不能减少.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试分析原因装置漏气、白磷的量不足(答两点).
(3)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4)利用D图所示方法,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不同含碳量的铁丝(所用铁丝直径均相同)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
铁丝中含碳量0.05%0.2%0-6%
燃烧时的现象剧烈燃烧,极少火星剧烈燃烧,少量火星剧烈燃烧,大量火星
①由上表可分析出,“火星”可能是铁中含有碳与氧气反应所导致的.
②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③D图所示装置设计的不足之处没有事先在瓶底加少量的水或细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它既有碳酸盐的性质,又有双氧水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是很好的消毒剂和供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印染和医药等领域.在“过碳酸钠”中加入下列物质时,不会导致“过碳酸钠”变质的是(  )
A.二氧化锰B.稀盐酸C.硫酸钠D.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液化气作燃料
B.
   铝材作高压锅
C.
用刻划的方法区分铜片和黄铜片
D.
   钢材制铁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CO2(CO)通过NaOH溶液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CaCl2固体(CaCO3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DHNO3溶液(HCl)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