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填写: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最后显示的颜色:
溶液试液稀硫酸溶液氨水糖水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酸溶液呈
 
性,碱溶液呈
 
 性.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蓝,在酸性溶液中变红,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据此解答.
解答:解: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蓝,在酸性溶液中变红,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稀硫酸显酸性,氨水显碱性,糖水显中性;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性.
故填:
无色无色
酸;碱.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
 

(2)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
 
法提纯B;若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方法提纯A;
(3)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误食含下列物质的食品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NaNO2
B、BaCl2
C、NaCl
D、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
A、液态的氯化氢B、氯酸钾溶液
C、食盐水D、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
 

(2)小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现象是
 
,将烧杯倒转,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是
 
.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了
 
,主要成分是
 
,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5)丙同学:“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
(6)图C装置的作用是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8%,则该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
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实际上元素就是所有原子的总称
D、把每一类原子称之为一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