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 ①变红,③不变红
B. ④变红,③不变红
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推荐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月份) 题型:选择填充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或方法 |
A | FeCl2溶液(氯化铜) | 加入过量锌粉,过滤 |
B | CuO(木炭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C | CO2(一氧化碳) | 点燃 |
D | Cu粉(铁) | 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O2=2Na2SO4;
(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
(3)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并可以产生SO2气体,BaSO4不溶于稀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______。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_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小组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甲组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没有变质,还是Na2SO3 |
乙组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 ______ | 已部分变质 |
(评价)①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②若证明部分变质乙组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回答“是”或“否”)
(反思)
亚硫酸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应该如何保存亚硫酸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溴原子的质量是79.90g
B. 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C. m=35,n=7
D. 溴原子核外共有7个电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新塘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一)上图仪器中,G标号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
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二)同学们要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础实验:
(1)实验室准备的药品有: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3)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组合成所需的发生装置。
(4)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方法为关闭导管口的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______,则装置的气密性好。
②装药品:应先加______,请说明加入石灰石的具体操作方法________。
③只用H、I及导管组合收集二氧化碳,此方法叫_______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碳酸氢铵(NH4HCO3),俗称“碳铵”,是农村常用的氮肥。NH4HCO3可溶于水:受热容易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经检测,这三种物质性质如下:
生成物 | 相关性质 |
生成物(一) | 无色无味的液体,常用作溶剂 |
生成物(二) |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生成物(三) |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溶液呈碱性。 |
(1)请写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请预测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限选试剂是:碳酸氢铵粉末、熟石灰、食盐、稀硫酸、紫色石蕊溶液、炭粉、镁条、氧化铜。
预测 | 预测的依据 |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
①能够与酸类反应 | 碳酸氢铵组成里有碳酸氢根离子 | 取少量碳酸氢铵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则预测成立。 |
②能够与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 _____ | 取少量碳酸氢铵粉末_____。如果_____,则预测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高纯铊(Tl)及其合金可做半导体材料。现有5种含铊元素的物质:Tl、Tl2O、Tl2O3、TlOH、Tl2SO4。其中硫酸亚铊(Tl2SO4)溶液为无色,氢氧化亚铊(TlOH)溶液显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Tl2O3读作_____。
(2)在加热条件下,氧化亚铊(Tl2O)与氢气反应生成铊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取少量无色硫酸亚铊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振荡,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已知Fe、Tl、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Fe>Tl>(H)>C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将金属Tl伸入稀硫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B 将铜丝伸入Tl2SO4溶液中,铜丝表面附着一层固体
C 把锌伸入TlCl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Zn+2TlCl2Tl+ Zn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元素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值是38 B. 该粒子含有5个电子层
C. 该粒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D. 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了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实验二:为了达到验证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目的,不含金属元素的溶液A是______,得出实验结论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