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 a小题计分)
我解答______小题(请在横线上填写题号“a”或“b”以确认你的选择).
a.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你回答:
(1)将tl℃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2)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
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你回答:
(1)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B______A(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______法提纯B;
(3)在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可得到mgA晶体(不含结晶水),那么该温度时A的溶解度为______g.(不要求计算过程)

【答案】分析: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时,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溶解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a.(1)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给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时c的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故选C
(2)由于在t2℃时,a的溶解度是50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50克a,在50克水最多溶解25克a,形成75克饱和溶液,故答案为:75
(3)由于在t1℃时,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因此该温度下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若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时它们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时它的饱和溶液就有晶体析出,导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B>a>c
b.(1)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答案为:小于
(2)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故答案为:蒸发溶剂
(3)由于在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可得到mgA晶体(不含结晶水),说明在10克水中最多溶解mgA,则100克水中就最多溶解10mgA,即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10mgA,故答案为:10m
点评:主要考查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3、(本题有a、b两小题,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记分)
a  如图1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2)20℃时,等质量饱和溶液中含水最少的是
b
物质.
(3)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
降温结晶
方法提纯a.
b  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B点代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1)若往100g 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
充分搅拌后将得到
100g
g氯化钠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136g降温到0℃(忽略水的蒸发),只析出
0.3g
g氯化钠固体,所以从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
固体不适合用
降温结晶
(填某种结晶方法)的方法分离.
(3)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的前提下,通过
降温
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
a.葡萄糖(C6H12O6)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每90g葡
萄糖完全氧化,可以产生大约1402kJ热量.若500g 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至少消耗氧气多少克?大约释放多少千焦热量?(计算结果取整数)
b.秸秆是一种相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只有千分之三点八(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为百分之一(1%).某地燃烧秸秆的发电厂一年燃烧秸秆约2.0×105t,可节约煤1.0×105t.假设燃料中的硫元素经燃烧后全部转化为SO2,试计算该发电厂燃烧秸秆比燃烧煤每年少排放SO2多少吨?
我解答
 
小题(请在横线上填写题号“a”或“b”,以确认你的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
a.工业上常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所得的生石灰一般为白色块状物,其应用非常广泛.试写出:
(1)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干燥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能对畜禽栏舍进行消毒.用于消毒的该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要失效,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b.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试完成下列填空:
(1)生活中的铁制用品常常会生锈,有人建议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有人则提出反对,反对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忝).
(2)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能防止铁生锈的举措是
 

A.将切过菜的刀用清水洗净后擦干    B.将不经常用的菜刀放在黑暗处
C.在铁制的门框、窗户上涂刷油漆    D.将自行车放在室外以方便取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
a.图1表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
23
23
℃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
(2)20℃时,40gKNO3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3)从NaCl的饱和溶液中得到NaCl固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溶剂
蒸发溶剂


b.图2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是”或“不”)
不一定
不一定
相等的.
(2)将45℃时的一定量甲溶液恒蒸发20g水,会有
12
12
g甲固体析出.
(3)从甲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固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冷却热饱和溶液
冷却热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
a.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则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
ACD
ACD
.(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核带正电
b. 观察下列甲、乙、丙三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CD
BCD
.(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
 
A.图甲的反应,微观上是H+和OH-生成水分子及Na+和SO42-生成Na2SO4分子的过程;
B.图乙的反应,微观上是Zn原子和Cu2+离子生成Zn2+离子和Cu原子的过程;
C.图丙的反应,微观上是H2O分子重新组合成H2分子和O2分子;
D.上述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