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两个氮气分子:2N2
B.氯化铁的化学式:FeCl3
C.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2}{{O}_{3}}$
D.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Cu+CO2

分析 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B、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stackrel{0}{O}$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D、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frac{\underline{\;\;△\;\;}}{\;}$Cu+CO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量筒量取水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0mL,倾倒出一部分水,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读数为22mL,这位学生量取水的体积是(  )
A.8mLB.大于8mLC.小于8 mL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B.C.①②都不可以D.①②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Ⅰ.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表如下:
温度/℃010203040506070
溶解度
g/100gH2O
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
NaCl25.735.836.036.336.637.037.337.8
①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60℃时,200g KNO3溶液中含溶质100g,将该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KNO368.4g
②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为t,则最接近t的温度范围是20℃<t<30℃.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Ⅱ.如图所示,图中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图中P点的含义是t1℃时,A与B溶解度相同.
②在t2℃时,75g水最多能溶解A物质45g.
③A、B两种物质分别形成的饱和溶液,温度都由t1℃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的是A.
④若欲提高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降温,加入B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1)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2)若溶液甲呈蓝色,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写出该过程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即可)CuO+H2SO4=CuSO4+H2O.
(3)若固体乙呈红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按要求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②用作制冷剂的干冰CO2;③金刚石C;④汽水中含的一种酸H2CO3;⑤体温计中的金属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1)如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裝置图.试管中的反应发生后,a处及烧杯中各有什么现象?
(2)写出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釆用微型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
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导电
C.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