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和丁是氧化物 | |
B.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24 | |
D. |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
分析 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水,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氧化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A、甲和丁分别是NH3、H2O,其中NH3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则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32×3)=17:24,故选项说法正确.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中氧元素显-2价;反应物NH3中氮元素显-3价,生成物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氧、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酸 |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蓝色 |
② |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 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界中的河水,井水和湖水都属于混合物 | |
B. | 实验室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 |
C. | 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除去 | |
D. | 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选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铜粉 | 铁粉 | 过量的CuSO4溶液 | 过滤 |
B | 生石灰 | 碳酸钙 | 稀盐酸 | 蒸发 |
C | 氧气 | 二氧化碳 | 足量Ca(OH)2溶液 | 通入洗气瓶 |
D | 铁 | 氧化铁 | 足量一氧化碳 | 加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