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丁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24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分析 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水,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氧化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A、甲和丁分别是NH3、H2O,其中NH3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则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32×3)=17:24,故选项说法正确.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中氧元素显-2价;反应物NH3中氮元素显-3价,生成物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氧、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腐蚀标签.
(2)胶头滴管使用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污染别的试剂.
(3)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发生火灾.
(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初中化学实验中可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需垫石棉网加热的有:烧杯、烧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如图所示.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铁和四氧化三铁.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蓝色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

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铁,肯定不含氧化铜.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H2SO4=FeSO4+H2↑.
由实验②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炭粉.
(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燃烧燃料做饭等.
(3)人们利用化学反应还可以制造新物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②酒精灯  ④水槽.
(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锥形瓶中应先放入的药品是二氧化锰,它与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比较,主要优点是不需加热,节约能源,操作简便(合理均可) (任答一条).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河水,井水和湖水都属于混合物
B.实验室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C.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除去
D.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将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B(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除去下列物中含有杂质.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铜粉 铁粉 过量的CuSO4溶液 过滤
 B 生石灰 碳酸钙 稀盐酸 蒸发
 C 氧气 二氧化碳 足量Ca(OH)2溶液 通入洗气瓶
 D 铁 氧化铁 足量一氧化碳 加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根据如图回答问题:总结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1)其中操作正确的是丙
(2)总结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倾斜与桌面约成45度角,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结合如图,与(1)答案比较,如果是用试管给固体加热,你觉得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