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观察到B 烧杯中溶液变红而C 烧杯中的溶液没变红,由分子的性质可得出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实验二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产生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放出热量,上述实验有一处错误为集气瓶里没有放入少量水或细沙.
(3)实验三在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填“停止通入CO”或“熄灭酒精灯”).

分析 (1)根据微观粒子很小,之间有间隔,是不断运动的,可推测现象;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3)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CO直至试管冷却.

解答 解:(1)A中,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出的氨气分子进入B中,与B的水反应生成氨水,从而使B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四氧化三铁,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或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故答案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放出热量;集气瓶里没有放入少量水或细沙.
(3)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CO直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故答案为:熄灭酒精灯.

点评 此题以图示的形式综合考查了正确判断实验现象及规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的综合题,解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3种物质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不同类别.X与甲、乙、丙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将X放入丙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变红,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则X为铁;将X放入乙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写出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若乙与丙不含相同元素,且乙与丙反应可以生成甲,甲可用于灭火.向X与乙、X与丙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分别变为无色和红色.则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X与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为CaCl2、HCl;CaCl2.(只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燃烧法除去密闭窗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但又不引入其他气体,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
A.木炭B.硫粉C.红磷D.铁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已知H2、CO、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
H2+CuO$\frac{\underline{\;\;△\;\;}}{\;}$Cu+H2O    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H2、CO、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升高(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H2S;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2价升高到0价.
(3)活泼金属具有还原性,写出一个活泼金属做还原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氢分子2H2;(2)2 个氮原子2N;
(3)3 个镁离子3Mg2+;(4)硝酸根离子NO3-
(5)+2 价的钙$\stackrel{+2}{Ca}$;(6)三氧化二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为了除去一瓶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的Na2CO3,大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方案设计】:
(1)小明认为可用CaCl2溶液除去Na2CO3,大家一致认为不可行,理由是引进了新杂质氯化钠;
(2)小梁取少量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NaOH溶液和滤渣.加入Ca(OH)2溶液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提出问题】:小明对小梁所得NaOH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提出了疑问,认为可能仍有其他成分.
【猜想与假设】:下列是小明提出的几种滤液溶质成分的猜想:
猜想一:加入的Ca(OH)2适量,溶质只有NaOH
猜想二:加入的Ca(OH)2不足,溶质有NaOH和Na2CO3
猜想三:加入的Ca(OH)2过量,溶质有NaOH和Ca(OH)2
【实验与探究】: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两只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组别           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无气泡产生无白色沉淀产生
【事实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一成立.
【拓展与迁移】:除了NaOH和Ca(OH)2等碱类物质,还有许多化学药品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而变质,请再写出一例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变了
D.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1)铜在氧气中加热2Cu+O2$\frac{\underline{\;\;△\;\;}}{\;}$2CuO;化合反应.
(2)钠在氯气里燃烧2Na+Cl2$\frac{\underline{\;点燃\;}}{\;}$2NaCl;化合反应.
(3)浓氨水和浓盐酸的反应NH3•H2O+HCl=NH4Cl+H2O;复分解反应.
(4)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硫酸可以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H++OH-=H2O.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C和E;
③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内,列举1个与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写出阴离子符号O2-
④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