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二氧化氮气体 (化学式:NO2) 是一种大气污染物,除去NO2气体常用的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其反应原理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
(1)请回答: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最高的含氮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2)请计算:要完全吸收9.2g的NO2气体,理论上至少需要10%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解:(1)由于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的化合价一般是-2价、钠的化合价是+1,所以NO2、NaNO2、Na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4、+3、+5,所以N元素化合价最高的含氮化合物是NaNO3
(2)设至少需要10%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x
2NO2+2NaOH=NaNO2+NaNO3+H2O
92 80
9.2g x×10%

x=80g
故答案为:(1)NaNO3;(2)理论上至少需要10%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80g;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方程式直接计算即可;
点评:此题是对化合价和方程式计算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合价原则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天是实验室的开放日,实验室提供了下列仪器,供同学们实验:
精英家教网
(1)A组同学需完成的任务是写出仪器的名称,同学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如22图A所示,其中名称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并分别写出正确的名称
 

(2)①B组同学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氧气有重要的用途.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图所示精英家教网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有(填写一条)
 

③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也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而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那么,你认为收集一氧化氮的方法是
 

(已知: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精英家教网(3)某同学想用图装置制取CO2,组长指出,如果按下图装置,会发生漏气,为解决这一问题,张兵同学选用一种仪器(注意:必须从上图中选择)加在图装置上,解决了漏气的问题.
①请把该仪器画在22图B中应该放置的位置.
②可用22图B所示方法收集CO2气体的原因是
 

③他认为该装置也可用于制取氧气,其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雷雨发庄稼”是有其科学依据的.雷电(放电)时,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降落到大地,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可溶性硝酸盐,为植物提供了氮肥.从氮气变成硝酸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贵港一模)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装置回答: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集气瓶
集气瓶

(2)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若要控制反应速率以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以考虑将仪器①换成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填仪器名称).
(3)二氧化氮气体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若要收集这种气体,最好选用装置
B
B
(填装置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它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注:二氧化氮气体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1)实验室里,一氧化氮气体只能用
 
法收集;
二氧化氮气体能否用这种方法收集吗?为什么?
 

(2)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二氧化氮是红棕色,能溶于水的气体,这是二氧化氮的
 
性质(物理或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用盐中含有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有毒、有咸味,看起来很象食盐,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气体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
 

(2)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
 

(3)亚硝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