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t1℃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C(填写字母代号).三种物质溶解度有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3)t2℃,把A、B各物质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填写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30g该溶质.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为t1℃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试管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以有晶体析出的是C,三种物质溶解度有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3)t2℃,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B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把A、B各物质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30g该溶质.
故答案为:(1)t1
(2)C,B>A>C;
(3)A,30.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的有Na(填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年前,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6.
(5)写出由8、13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前面的系数比为4:1:2
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如图装置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实验可验证分子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
ANaNO3Na2CO3CaCl2
BZnSO4CuSO4Zn粉
CNa2SO4NaHCO3HCl
DCuOCuH2SO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的检验
B.
读出液体的体积
C.
         固体取用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含有HCl、CO2、CO、O2的混合气体依次作如下处理:(1)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2)通过足量的石灰水;(3)通过灼热的铜网;(4)通过灼热的CuO (假定各步参加反应气体均无剩余),最后剩下的气体物质有(  )
A.COB.CO2C.O2D.什么气体都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比较金属活动性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四支大试管,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镁条、锌粒、铁粉、铜片,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收集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结果发现铜片不与酸液反应,而其余金属产生氢气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镁、铁、锌.
(2)下列实验过程中的几步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①④③②.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④向大试管内装金属后,再加入足量稀硫酸
(3)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钉、铁粉,再分别加入3毫升10%的稀盐酸,发现b中比a中产生气泡多且快,由此得出影响“比较金属活动性因素”实验中反应速率的因素有金属的形状.据此,试说明第(1)题的实验设计不合理之处是金属形状不同.
(4)另取一支c试管加入与b试管中等量的铁粉,再加入3毫升15%的稀硫酸,仔细观察较长时间,铁粉表面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这支试管浸入约60℃的热水中,试管内气泡明显增多.试对比第(3)题b中的现象,分析b、c两试管中实验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反应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铜+氧气→氧化铜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