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②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③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④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气体的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①根据加油站、面粉厂附近漂浮着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爆炸进行解答;
②根据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水也有导电性进行解答;
③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进行解答;
④根据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可以起到隔离氧气的目的进行解答.
【解答】解:①加油站、面粉厂附近漂浮着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爆炸,所以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故正确;
②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水也有导电性,故错误;
③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所以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故正确;
④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可以起到隔离氧气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灭火方法的使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反应:S+2KNO3+3C X+N2↑+3CO2↑,则X的化学式是( )
A.K2S B.H2O C.SO2 D.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C0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3)中的现象是 ;
(2)上述四个装置中都能产生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
(3)另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
(4)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图所示
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B,收集装置应选用C(填仪器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制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但若使用不当也易造成损坏.
(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 相互作用的结果.
(2)试举一种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
(3)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请你分析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大多是合金,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
A.玻璃杯 B.切菜用的砧板 C.不锈钢菜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 图A中若红磷用量不足,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 (22)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
② 图B中实验运用了 (24) 的研究方法,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 (25) 均不改变,
右边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 ;
③ 图C中反应后天平示数减少,有人说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的观点是 (27) ;
④ 图D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热水里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28) 。
⑤ 图E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29)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 ;该实验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 (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