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实验小组用28g氯酸钾(KClO3)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热制取氧气,当不再有气体产生时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
请计算:
(1)制取的氧气质量为9.6 g.
(2)混合物中二氧化锰质量.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以及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8g-18.4g=9.6g;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45             96
x              9.6g
$\frac{245}{96}=\frac{x}{9.6g}$,解得:x=24.5g
故混合物中二氧化锰质量为:28g-24.5g=3.5g;
故答案为:9.6g;3.5g;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并据此选择图中CDE(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布满干草的荒原上,因干旱炎热而发生大火,若某几个人正处于大火的下风处,当时没有更好的灭火器材,他们有脱离火险,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迅速顺风跑去B.迅速将周围的草拔起露出一块空地
C.迅速迎风跑D.从脚下将干草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B(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③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常温下稳定
C.氖气可制航标灯-通电时能发出带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可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氨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它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为了探究氨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对氨与水反应情况的探究.
【实验用品】含有酚酞的白色纸干花、NaOH溶液、氨气、蒸馏水、喷水瓶、集气瓶.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1)白色纸干花变红色是①④(用“①”、“②”、“③”、“④”填空,下同).
【实验结论】氨溶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得到的溶液呈碱性.
【实验思考】
(2)氨与水反应后的产物是NH4OH(写化学式).
(3)当温度升高时,氨水中的氨又会逸出,故保存氨水时应注意放在阴凉处.
(4)氨水与盐酸反应生成铵盐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OH+HCl=NH4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前不久,某市举办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展览.从大麻叶中提取的一种毒品,叫大麻酚,它的化学式为C12H26O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①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2.  ②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13:16.
(2)已知Ca(OH)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现将一饱和Ca(OH)2溶液温度升高10℃(不考虑水的挥发),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久置的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取该粉末于表面皿中,滴入盐酸,有气泡出现.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这种粉末中含有(填物质名称)碳酸钙,请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以下描述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示意图.

(1)图示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B、C(填字母).
(2)若用表示氮原子,则表示2N(填化学符号).
(3)1个 A分子中共含有4 个原子.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4:3.

(4)该图代表的微观含义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
(D2O)可作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传热介质,重水中的重氢原子(D)核内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5)硫氧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D.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视黄醇对治疗夜盲症有重要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20H30OX,相对分子质量为286.下列有关视黄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视黄醇属于氧化物B.视黄醇由C、H、O原子构成
C.成视黄醇的化学式中X=1D.视黄醇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