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6?佳木斯)为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向烧杯中加入10克该氯化钠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Cl沉淀.滴加硝酸银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实验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分析:观察图象可知,沉淀的质量的最大值是2.87克,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最后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当加入30克硝酸银溶液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2.87克),设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X.
NaCl+AgNO3═NaNO3+AgCl↓
58.5              143.5
x                 2.87克

得:X=1.17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0%═11.7%.
答: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1.7%.
点评:学会分析图象并从图象中得到信息的方法,一般观察图象的转折点;计算时注意计算格式和规范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佳木斯)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行的是(  )
组别要解决的问题所用方法
A除去暖水瓶中水垢加入纯碱溶液
B鉴别:氯酸钾固体和氯化钾固体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
C分离铜屑和铁屑的混合物用磁铁吸引
D炸油条时,锅里的油着火了用水浇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佳木斯)课外小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右图实验.两个实验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
试管内液面上升
试管内液面上升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被液体吸收,使试管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压强差使液体进入试管内
二氧化碳被液体吸收,使试管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压强差使液体进入试管内
.在实验中左右晃动试管会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加明显,原因是
使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
使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
.若再向B装置的烧杯中滴人少量氯化钙溶液,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佳木斯)小萍为探究某种胃药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查找到以下信息:
资料一: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可溶于酸.
资料二:碱溶液与铝盐溶液反应,当溶液pH大于5.2时,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当溶液pH大于9时,氢氧化铝又开始溶解.
请根据以上资料帮助小萍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佳木斯)小天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氢氧化钠(或NaOH)已完全反应
氢氧化钠(或NaOH)已完全反应

(2)欲选用两类不同的试剂进一步探究,他可以选择的试剂:①
锌粒(或Zn)
锌粒(或Zn)
;②
碳酸钠(或Na2CO3
碳酸钠(或Na2CO3
.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加入试剂①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佳木斯)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下面是波义耳、拉瓦锡分别在1673年、1777年所做的定量研究实验,他们的研究推动了化学理论的发展.图中两个实验是为研究哪项化学定律而设计的?这一定律的发现过程给你什么启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