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丙氨酸(化学式C3H7O2N)具有预防肾结石、协助葡萄糖的代谢,有助缓和低血糖,改善身体能量的功效.下列关于丙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共含有13个原子
B.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丙氨酸中C、H、O、N三种原子的质量比为3:7:2:1

分析 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C.根据分子的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A.由丙氨酸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共13个原子,故正确;
B.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12×3):(1×7):(16×2):14=36:7:32:1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C.1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
D.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12×3):(1×7):(16×2):14=36:7:32:14,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2)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最后一次加入稀盐酸,仍没有气泡产生.
(3)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方法将注射器往右拉,松开时活塞回到之前的刻度,则气密性良好),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杯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烧瓶内气压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烧瓶中或仪器连接处脱落.
【记录与处理】
(4)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AC
A.m(小烧杯)      B.m(大烧杯)     C.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5)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据以上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80mL
注意:若答对下面题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
(6)根据你的认识,在图2中坐标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反思与评价】
(7)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Ⅰ的优点是巧妙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测出气体的质量,实验Ⅱ的优点是用十分简单的装置,利用前后气体体积差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B.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钪元素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钪原子的机构示意图,钪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Sc3+(填化学符号).
(2)某反应的围观模拟示意图如图二所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用分子、原子现点解释该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Ca2+(写符号);
(2)物质c(C6H12O6)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1:8;
(3)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H2O═H2CO3
(4)写出物质e的名称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和E(填字母,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E;
(2)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有C、D、F;
(3)D粒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的值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同学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请利用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锥形瓶,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3)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份,如用装置C干燥CO2,则CO2应从a(填字母)端口通入.
(4)如用装置D收集CO2,则CO2应从c(填字母)端口通入,如何检验CO2是否收集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d端,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5)装置E用于通入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以下是几个常见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在试管中加热胆矾,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少量水;③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熱,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  )
A.水倒流B.温度过高C.仪器损坏D.反应过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因提炼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的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是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的灵感.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青蒿素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面问题:

【查阅资料】①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乙醇、乙醚等物质中,不溶于水,熔点约156℃,受热易分解变质.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小颗粒或粉末,遇水变蓝色.③碱石灰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能吸收水蒸气和CO2
【提出问题】青蒿素受热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猜想】①CO2和H2;②CO2和H2O;③CO2、CO和H2O;④CO2、H2和H2O;…
【实验设计】(1)同学们先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束时,先拿出烧杯中的导气管,在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澄清石灰水被倒吸入试管.
(2)然后又用曲颈瓶代替试管,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他们在曲颈瓶口部放置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硫酸铜粉末进入导管.实验时,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生成的气体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后,点燃能燃烧,可以推测火焰呈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的烧杯,杯壁上无明显现象;换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结论】猜想③最接近实验的事实.
【反思与评价】请你谈谈图B装置优于图A装置之处(请写两条.)
①用图A装置加热青蒿素,熔化的青蒿素(熔点约156℃)会流入导管;②图A装置不能检验有无水蒸气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