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铝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2)铁制品在下列情况:①潮湿空气中②部分浸入食盐水中③干燥的空气中,最易生锈的是②(填序号). 
(3)用下列方案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是①④(填序号).
①Al、Cu、FeSO4溶液         ②Cu、Fe、Al2(SO43溶液
③Al2(SO43、FeSO4溶液 Cu   ④Al2(SO43溶液、CuSO4溶液、Fe
(4)某化学小组向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滤液为蓝色溶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AgNO3
②若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Zn(NO32
(5)铁、铜的混合物6g与100g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干燥的固体6.8g,则所用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分析 (1)根据铝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进行分析;
(2)根据铁制品在有电解质存在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进行分析;
(3)根据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用中间的盐,两边的金属;或中间的金属,两边的盐进行验证;
(4)根据向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锌、铜都不会与硝酸铝反应,锌会先于硝酸银反应,然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进行分析;
(5)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固体增加的质量进行计算.

解答 解:(1)铝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更耐腐蚀;
(2)铁制品在有电解质存在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故选:②;
(3)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用中间的盐,两边的金属;或中间的金属,两边的盐进行验证,故选:①④;
(4)向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锌、铜都不会与硝酸铝反应,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所以
①若滤液为蓝色溶液,溶液中含有硝酸铜,所以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AgNO3
②若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Zn(NO32
(5)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固体增加
56  160       64       64-56=8
    x                6.8g-6g=0.8g
    $\frac{160}{x}$=$\frac{8}{0.8g}$
     x=16g
所以所用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16g}{100g}$×100%=16%.
故答案为:(1)铝;
(2)②;
(3)①④;
(4)AgNO3
Al(NO33、Zn(NO32
(5)所以所用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有关性质知识,完成此题,要熟记和理解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1)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如图是铁锅的示意图.填空与解答.
①铁锅含有合金单质Fe(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塑料.
②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③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密度小,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④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节约金属资源,防止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以实验事实和化学原理为依据进行科学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均为单质
D.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有发光发热等现象,所以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选择一种试剂鉴别硝酸银、碳酸钠、亚硫酸钠、硝酸钡四种物质(  )
A.H2SO4B.HClC.Cu(OH)2D.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1)在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获取清洁氢能的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涤剂起乳化作用.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变化正确的是C(填序号)
A.水分子质量减小 B.水分子变大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体积增大
(4)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
①在1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S<S(填>、<或﹦)
②t1℃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取等质量的甲、乙,在温度为t1℃时分别配成它们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甲> (选填“>”“<”或“=”)乙.
(2)t2℃时,向3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泸州自古盛产美酒,早在1915年,泸州老窖即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图是泸州老窖的一种宣传图案.
(1)金牌中的金是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盛装老窑可用玻璃瓶,玻璃是用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高潮烧制而成,写出石英砂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O2↑+Ca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