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 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NO3、NaCl、BaCO3、Cu(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I.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混合后,过滤,得白色沉淀B和蓝色滤液C.
II向步骤I所得滤液C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白色沉淀B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实验过程①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D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5)若要检验混合物A中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可以用无色滤液D进一步实验,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教育集团(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阶段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
A. 铝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C. 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 铝的密度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Cl﹣形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 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B. 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C.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D. FeCl3溶液滴加适量无色AgNO3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 金刚石、生石灰、硫酸、烧碱、胆矾
B. 氮气、熟石灰、硫酸、苛性钠、硫酸亚铁
C. 不锈钢、干冰、硝酸、纯碱、硫酸锌
D. 氧气、过氧化氢溶液、醋酸、氢氧化钙、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的物质成分进行了如图实验探究。根据图示现象,判断加入铜粉后烧杯中物质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底部固体一定含有Ag、Cu
B. 溶液的颜色一定是无色
C. 溶液中一定含有Cu(NO3)2、AgNO3
D. 溶液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铜粉前的溶液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一分 子体积变小
B.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C. 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同种分子化学性 质相同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待提纯的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MnO2(KCl) | 水 | 溶解、过滤、结晶 |
B | CO2(CO) | 氧气 | 点燃 |
C | Cu(CuO) | 稀盐酸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CuSO4(H2SO4) | 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6月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日常饮食摄入钙元素越多越好 B.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将海鲜浸泡在甲醛中保鲜 D. 霉变食物蒸煮后可再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