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进行解释的是(  )
A.碳酸饮料和醋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C和CO都能与灼热的CuO反应
C.实验室制取CO2和用H2O2制取O2都能用同种发生装置
D.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和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分析 A、根据碳酸饮料和白醋的酸碱性进行分析;
B、根据C和CO都具还原性,都能跟灼热的CuO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催化剂进行分析;
D、根据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褪色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碳酸饮料和白醋都显酸性,酸能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正确;
B、C和CO都具还原性,都能跟灼热的CuO反应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C正确;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催化剂,所以发生装置相同,故C正确;
D、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显中性,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都能使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还原性、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空气密度的关系及酸碱的性质,活性炭的吸附性等,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进行无规则运动,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因此它也在进行无规则运动
B.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碳和金刚石的混合物也是一种单质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它们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因此一个氯气分子的质量为7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甲所示,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钙离子Ca2+;硫酸钠Na2SO4
(2)该矿泉水属于混合物(填物质的分类).
(3)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4,某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x值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a=mb
C.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1)小红挤压装置甲的胶头滴管,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甚至红墨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广口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小明挤压装置乙的胶头滴管,将其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中,松开铁夹,此时可看到的现象是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A、B两种固体:A是一种化肥,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显著降低,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的热,将A与C的粉末混合,研磨会嗅到刺鼻的氨味,则:
(1)A的化学式为NH4NO3
(2)把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原因是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3)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氮(填“氮”或“磷”或“钾)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      苏打和小苏打  观察颜色分别加热并将气体通石灰水
B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
C黄金和黄铜加热后观察颜色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D碳酸氢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闻气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根据下列如图1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数字标号的仪器名称:①锥形瓶;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CD;其中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更纯,用此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3)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4)如使用图2所示的装置收集O2,应由a口进入;如将装置中充满了水,O2由b口进入.
(5)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Ⅰ.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防止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Ⅱ.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防止气体不易排出.
Ⅲ.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Ⅳ.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毛玻璃片,正  放在实验桌上.
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①把药品装入试管中并固定仪器  ②加热  ③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⑤停止加热  ⑥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
A.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写序号):③①②④⑥⑤.
B.其中,⑤和⑥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其原因是防止水槽内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C.在步骤①中,试管口应稍稍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处.
D.在步骤④中,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当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校化学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的探究实验.
(1)小蒙向分别盛有白色碳酸钠粉末、石灰石颗粒的两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如下:
①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内迅速冒出白色泡沫,片刻后形成平静的无色溶液;
②固体颗粒表面持续产生较多气泡,固体颗粒渐渐变小;
◎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底部,感觉微热;
④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固体颗粒的试管底部,无明显发热感;
⑤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迅速产生二氧化碳,难以控制;
⑥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能持续、稳定地产生二氧化碳,便于控制.
小蒙的上述记录中,属于描述现象的是(填序号)①②③④,属于实验结论的⑤⑥.
(2)小民取两支试管,分别倒入3mL蒸馏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的蒸馏水中通入一会二氧化碳,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小民在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H2CO3
其中另一支试管内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对比.
(3)小鹏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向另一支盛放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几乎为无色.根据小鹏上述实验现象,再结合“碳燃烧时,若氧气不充足生产一氧化碳,而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的事实,小鹏和小程共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有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