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监控氧气气流速度 | B. | ![]()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C. | ![]() 收集氧气 | D. | ![]() 验证某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
分析 A、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会上升考虑;
B、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C、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考虑;
D、根据氢元素经过燃烧产生水分析.
解答 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进入水中会迅速溢出,所以通过气泡冒出的速度不同,来监控气体流速,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B、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应该控制过氧化氢的浓度相同,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气不易溶于水,聚集在水的上方,将水排出,收集到氧气,故能达到目的;
D、氢元素燃烧会产生水,因此会在干冷的烧杯内壁看到水珠,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项为:B.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冷却到0℃时形成的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 |
B. | 水结冰后分子间距离不变 | |
C. |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不变 | |
D. | 水变为冰或玻璃态均属于物理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种 | B. | 2种 | C. | 3种 | D. | 4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可吸入颗粒物 | 氮氧化合物 | 二氧化硫 | 空气质量级别 | |
春季 | 88 | 40 | 44 | Ⅱ |
夏季 | 67 | .33 | 36 | Ⅱ |
秋季 | 90 | 46 | 54 | Ⅱ |
冬季 | 98 | 69 | 60 | 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Al(OH)3 Y:C | B. | X:Mg Y:CuO | ||
C. | X:Na2CO3 Y:MnO2 | D. | X:CaCO3 Y:Fe3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
B. |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 |
C. |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
D. |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