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 |
B. | 用水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 |
C. | 用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 | |
D. | 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
分析 A、水和二氧化锰不能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现象,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C、铁不能和氯化锌反应;
D、稀硫酸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不能和碳反应.
解答 解:A、向两种液体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时,无明显现象的是水,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该选项实验方法正确;
B、把三种物质分别溶于水时,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该选项实验方法正确;
C、铁不能和氯化锌反应,因此不能用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该选项实验方法不正确;
D、稀硫酸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不能和碳反应,可以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该选项实验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O2(CO2) | 碳层 | 高温 |
B | CuSO4溶液(H2SO4) | 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 过滤 |
C | NaCl(Na2CO3) | 过量的稀盐酸 | 蒸发 |
D | FeSO4(CuSO4) | 足量的铁粉 | 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 |
B. | 铁制金属防盗门上的锈可以阻止防盗门再生锈 | |
C. | 湖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即可得纯水 | |
D. |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可以通过加热观察外形变化来区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 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B |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 操作顺序是:②④⑤①③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稀盐酸 |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
D | 鉴别NaCl溶液、Na2SO4溶液和(NH4)2SO4溶液 |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观察现象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类观: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 |
B. | 微粒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
C. | 元素观: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 |
D. | 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判断 |
1盐和金属的反应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试管中加入3ml的硫酸铜溶液,小心地加入一根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铁丝,静置 | 铁丝表面生成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 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
2盐和碱的反应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碳酸钠溶液,用滴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观察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因是生成的CaCO3或BaCO3(填化学式)难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