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利用所学含碳元素的物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_____;
(2)三大化石燃料中的_____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3)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月球的月壳中主要含有:U(铀)、Th(钍)、K、O、Si、Mg、Fe、Ti(钛)、Ca、Al、H、He-3等元素,未来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铀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別是___________不同。
(2)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钙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
(3)画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三套如图1所示的相同的装置、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靠。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均充满CO2,三位同学同时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2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2代表加入的是水
B. 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
C. 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D. 吸收CO2,用石灰水较合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B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里,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使用排水法收集。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组装装置时,现有仪器B、C、E、F、H、K、M、N、O,还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
③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_______(一条即可);
(3)①制取0.4g ,理论上至少需要金属锌的质量为_____g;
②组装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时选择仪器D的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入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收集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G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所需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______(填a或b或c),读数为___________用图中C方法读数,则数据偏______(填“大”或“小”)该量筒能量取51.5ml的液体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方程式用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 示意图 |
①请写出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下列属于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的是_____。
②能保持甲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甲、乙、丙、丁)。
③从上述反应重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填一条即可)。
④上述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为探究CO的性质,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B处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___________(选填“先”或“后”)点燃B处的酒精灯;
(4)某同学对B处玻璃管内剩余固体成分产生浓厚兴趣.
(提出问题)B处玻璃管内的剩余固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猜想①:剩余固体全部是铜 猜想②: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取B处玻璃管内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_____ | 现象一:固体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 猜想①_____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
现象二: ___________ | 猜想②成立 |
(拓展延伸)
(Ⅰ)D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Ⅱ)根据B处的反应原理,CO可用于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