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物质
ABCD
XCCaCO3Na2CO3Fe2O3
YCOCa(OH)2NaOHFe
ZCO2CaONa2SO4FeCl2
A、AB、BC、CD、D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A、根据X→Y木炭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Y→Z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X→Y碳酸钙与氢氧化钙的转化,一步反应不行,Y→Z氢氧化钙不会转化成氧化钙,X→Z碳酸钙高温可得氧化钙进行分析;
C、根据X→Y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钠,Y→Z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X→Z碳酸钠与硫酸反应可得硫酸钠进行分析;
D、根据X→Y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Y→Z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X→Z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可得氯化铁,而非氯化亚铁,故一步反应不行进行分析.
解答:解:A、木炭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A正确;
B、碳酸钙与氢氧化钙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不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B错误;
C、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可得硫酸钠,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故C正确;
D、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可得氯化铁,而非氯化亚铁,不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物质之间混合时能否发生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去物质所含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O2(HCl)气体,通过NaOH溶液
B、Fe(Cu)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C、CaO(CaCO3),高温灼烧
D、CO2(CO),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硫酸(H2SO4)可形成H2S3O10或H2S4O13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磷酸脱水后形成的是(  )
A、H4P2O7
B、H3P3O9
C、H2P2O7
D、H5P3O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过量的铁粉放入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是(  )
A、Ag
B、Al和Fe
C、Ag和Fe
D、Ag、Fe和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pH
B、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
C、向鸡蛋清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D、将碘水滴加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是分子的是(  )
A、镁B、氯化钠C、液氧D、氖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测定粗盐(含难溶杂质)中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试填空.
(1)称量.将粗盐样品10g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上.
(2)溶解.将称取的粗盐溶于适量蒸馏水,溶解操作应在
 
(填仪器名称)里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3)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4)蒸发.加热蒸发滤液操作应在
 
(填仪器名称)里进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5)计算.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并用托盘天平称量,测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8.9g,则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即精盐的产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