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铜丝用作导线

B.用冰块冷却饮料

C.用镁粉制作烟花或照明弹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 C.H2 D.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家创造出一种叫“干水”的物质,已知其含水量95﹪,外层用SiO2包裹;且“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干水吸收CO2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①的名称: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

(5)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集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B.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宜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完全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这种做法主要说明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