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50mL水和50m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B水和过氧化氢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而纳米级的铜粉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物质的种类决定了反应能否进行
A.AB.BC.CD.D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和过氧化氢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解释正确.
D、铜块与纳米铜均属于铜,不能用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解释,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强酸,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试计算(书写解题步骤);
(1)硫酸(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98;
(2)硫酸(H2SO4)中各元素的质量比H:S:O=1:16:32;
(3)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蓄电池,某铅蓄电池中需要7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时,试求: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飘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分子质量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体积小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微观模拟图能帮助我们认识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物质微观构成,下列图示所呈现的物质属于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水是生命之源,学习了《自然界中的水》之后,某化学小组对泰安市区饮用水的来源及净化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了系列探究.
问题组一:水源地是哪里?处理前水质如何?怎样处理可以达到饮用标准?
【调查研究】黄前水库是泰安城区重要的水源地,通过实地调查,明确了该水源中水质情况,在处理前,该水源除水之外,还含有泥沙或不溶性杂质、可溶性矿物质、有颜色或异味的杂质、细菌等杂质.
【参观考察】小组同学通过参观考察,绘制了自来水厂处理水的过程模拟图1:
(1)澄清池主要沉降去除大颗粒泥沙,一般会加入适量明矾作絮凝剂,其主要目的是吸附杂质加速泥浆沉降;
(2)滤水池底部铺有干净细沙,主要起到过滤作用,其主要目的是除去除去较小的悬浮杂质;
(3)进入X池的水含有少量色素和异味,X池中应该加入活性炭试剂,以除去这些杂质;
(4)进入气管网或水塔之前;应该加入氯气,主要目的是杀菌消毒;
【反思质疑】处理后的饮用水是纯水吗?经过讨论之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是,理由是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
问题二:怎样处理才能得到纯水?
【实验探究】学习小组在黄前水库取了一烧杯水,然后按照如图2步骤进行实验,得到了纯水.
【反思交流】(1)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提纯混合物基本思路是,先除去不溶性杂质,再除去可溶性杂质,上述中的步骤A和B(填字母序号),都是将不溶性杂质分离除去的.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如果只需进行一步操作就可以直接得到纯水,这个操作是C(填字母序号);
(3)有的同学认为,可采用如图3自制净水器净化处理水,其中石英沙的作用是过滤,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使不溶性杂质和液体分离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写出试管甲内收集到气体是氢气(填气体名称).
(2)电解水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用A和F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有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迅速将导管移出水面.
(2)实验室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装置B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①④.(请填写序号)
①控制滴液速度;②用小体积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3)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采用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可以节省药品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装置C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旋开活塞,从长颈漏斗向内注水至浸没漏斗末端;关闭旋塞,继续注水,漏斗内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稳定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4)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比较项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集满现象集气瓶内液面下降至瓶口,且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的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5)实验室常用加热硫酸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获取氨气的组合装置应选用(从装置A~F中选择).若使用图G所示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b(填“a”或“b”)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液体
C.
读液体体积
D.
给液体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