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化学可以用微观方法揭示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物质变化的本质.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2)图一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间隔变大.图二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微观实质是水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的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
(3)图一和图二变化的微观区别是是否产生新的微粒.

分析 (1)根据构成水的基本微粒分析;
(2)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改变分析;
(3)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变化本质分析.

解答 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故填:水分子;
(2)图一是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间隔变大了;图二是电解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的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填:水分子间隔变大;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水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的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
(3)图一和图二体现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变质区别: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分子;故填:是否产生新的微粒.

点评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开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若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大理石或石灰石,在②中应加入稀盐酸.如果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a端进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甲物质;
(2)M点表示的意义是在该温度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甲、乙两种物质各70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乙物质;
(4)t1将℃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乙(填“>”、“=”或“<”).
(5)t2℃时,将25g甲放入100g水中,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晶体析出,请你解释甲固体全部溶解的原因甲物质溶于水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分别由C、H、O、S、Na、Ca、Fe等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式子里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写出),其中D为一种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无色液体.
(1)A+B→E  (2)E→D
(1)D的化学式为H2O.
(2)若A与B的反应为化合反应,E生成D的同时还可看到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E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若A与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且D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生成E,则E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0.
(4)若A与B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E又通过中和反应生成D,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E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依据的猜想是科学家的基础,下列猜想合理的是(  )
A.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烧碱也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微粒可能是H2O、H+和SO42-
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NaCl、NaOH、HCl
D.石蜡是含碳、氢元素的混合物,石蜡燃烧可能生成CO、CO2、N2、H2O等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现有下列微粒:①Na+ ②CuSO4  ③N60 ④CO32-.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②(填序号,下同),其中能表示分子的是③,①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氢氧化镁可治疗胃酸过多 Mg(OH)2+2HCl=MgCl2+2H2O(填化学式),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E.

A.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NaCl和KNO3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40 g KNO3可完全溶解在100 g水中
D.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用水灭火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洗涤油污时在水中加入洗洁精以溶解油脂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都既与物理性质又与化学性质有关
D.同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同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K+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如
(1)x的值是19.      
(2)下列微粒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K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填字母,下同),属于离子的是D.

(3)实验室常温下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